不想成"海待" 中国学生留学选择趋向稀有专业

发布时间:2017-11-05 编辑:biyu

  以下是应届毕业生网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者从刚刚在杭州举办的“二0一五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了解到,中国学生留学选择趋向理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稀有”专业,他们关注留学的回报率。

  此次教育展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九十一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首天就吸引了三千名杭州市民。人虽多,但比起以往的盲目

  出国,大家对留学国家、学校以及专业有了更理性的关注。

  “我打算去英国攻读国际商务管理。”来自浙江学军中学的章文翰踌躇满志地说道,“现在就业压力太大,选好专业很重要。我不想自己才‘海归’就成‘海待’。”

  近几年,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速明显。从中国教育部留学中心主任方茂田处获悉,中国二00一年自费留学出国的人数为八点九万人,二00二年十一点七万人,二00三年虽受“非典”影响,自费出国人数也达到了十点九二万人;二00四年估计也不会少于十万人。

  与此同时,归国人员也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七十多万人出国留学,其中十七万余人已学成回国。仅二00三年,回国留学人员就超过二万人。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

  “海归”回国后职场遭受冷遇的警示,让一些有意向出国的人重视起出国留学的回报率。来自温州的姚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女儿今年才上高一,作为母亲的她已开始关心留学动态。“只要有大型的教育展,我都会看看。现在出国前就要考虑学成回国的就业前景,不好马虎。”姚女士在自己选定的几个国家的展位前,又是问又是做笔记,十分细致。

  面对人们新一轮的留学需求,这次国际教育展除了以往的热门、传统专业外,也推出了一些国外相对成熟,中国尚属“稀有”却发展前景广阔的留学专业。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奥运项目管理,荷兰、瑞士的休闲业管理,英美的保险精算师,法国的时装品牌形象管理等等。而相对其他展位,这些展位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英国赫尔大学老师告诉记者,出国前应确定一个大方向,确定国别、地区和语种,然后确定要学什么专业,在哪些领域发展,最后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综合考虑。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车伟民介绍说,专业选择失误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选择学校时,更要选好专业,真正的人才决不会“过剩”。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