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05-14 编辑:bin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已有连续15年法学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经验。2006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2012年成为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置知识产权法本科专业的六所学校之一。

  学院现有法学和知识产权2个本科专业,拥有诉讼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学科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法学专业以凸显法律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信息法学为特色,知识产权专业以培养适应网络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需求的人才为特色。

  学院现有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2个管理服务机构;有法学系、知识产权系、人文教学研究部、信息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教学研究机构;有重庆邮电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省部级)、重庆邮电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省部级)、电子证据保全中心(校级)等3个科研机构;有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重庆市知识产权科普基地等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已建立起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学术梯队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13人(含在读 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表彰的突出贡献个人1人,部级“百千万人才库”专家1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1人。另有法律实务部门(包括重庆市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重庆市版权局、知识产权局、重邮信科公司等)外聘兼职教师16人。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十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三十余上。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简介

  学院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不仅有资料齐全的资料室,还有先进的数字化模拟法庭。2010年,学院成功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专项资金400万元资助,建成了全国法学院校首家集电子数据收集、分析、取证和保全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数据提取与保全实验室”和“电子证据保全中心”。2015年,学院再次申报成功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电子数据分析与认证实验室”,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法律+信息技术”的办学特色方向。现有实验室和各中心除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能够向公众提供在线电子证据保全、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等服务,最终实现高等院校“教学实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目前已有600多万元专用仪器和设备,2014年还将有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

  学院建立了多种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学院建设的“重庆邮电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重庆市高校首家专门从事电子数据、知识产权、计算机鉴定、通信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动植物基因等鉴定的机构。学院研发的“司法文书电子送达”项目正在法院系统推广,得到了《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领导的肯定。学院建成的“重庆邮电大学知识产权中心”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也是重庆市知识产权科普基地。2012年该中心研发的“数字版权云端服务平台” 集版权保全与登记系统、版权评估与交易系统、版权监管与保护系统于一体,并已正式上线运行。学院与重庆市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公证机关、通信管理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通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学院人才培养成绩突出。2012年以来,法学院学生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二十余项。学生2012年荣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2013年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累进创新金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近年来,学院为公安司法机关、国家信息产业管理机关、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部门、信息通信企业等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不仅有学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交流、深造,还有外国留学生前来就读。

  通信地址:重庆市南岸区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邮编:400065

  电话:(023)62461824  传真: (023)62471932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