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及方向

发布时间:2017-09-12 编辑:文帼

  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及方向怎么样?这是不少同学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为大家解读预防医学就业前景及方向,希望对你有帮助!

  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总体上来说,就是三大领域: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因为自己是预防医学领域的学生,所以想随便写两句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

  预防医学的就业前景,相比来说,可能要比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就业面广一些。而且就业后接触的行业领域要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丰富一些。预防专业的考研问题,其实并不像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那样必须化。因为不管任何学历的人,最终的目的还是就业。读书是手段,不是目的。现在说说就业情况,当然了,下面列出的情况,都是在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背景,没人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学历程度和自身能力找到的工作。预防医学的学生,在不同的学历阶段,就业面与基础和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一样的:

  一、本科生的就业:

  就是到区级,县级的CDC,或者卫生监督所,总体来说,工作相对算稳定,有保障,但是想有大发展的话,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不会有特别高的收入。或者考卫生局的公务员,因为卫生行政部门,招录公务员,基本上只要学预防医学的,很少用到临床的和学基础的,因为卫生局需要的是有宏观,大卫生概念,人群健康整体概念的以学生,这是制定政策的基础。

  二、硕士生的就业:

  因为在硕士期间,你是做项目的,做科研课题的,也会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人。同时,你的专业背景,科研学习经历等等,可以去以下一些工作单位:

  1,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病案统计科,信息统计科,也可以到医院的科研处,教育处等等,因为你有做项目,管理医疗项目的经历,有从事项目开发与监管的经历(不过,不是所有医学院校的预防专业研究生都如此的)。

  2,可以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出版社,杂志社,从事医学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如果能到核心期刊的出版社工作的话,待遇也很好的。

  3,可以到高校,从事助教工作,不过,说实话,除非你硕士毕业时能留在你所念的学校的院系里,否则,如果是想进一所新的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话,基本要是博士为起点。但在高校收入不会很高,除非有一天,你成为研究生导师以后。

  4,可以到一些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像CDC,监督所,一些科研单位,同时,因为预防医学有很多分支,如果你是学毒理的,环境卫生的,食品卫生的,你或许可以去一些医药,食品安全的生物技术公司等,如果是学统计与流行病,慢性病,妇幼卫生的话,可能只能到一些科研单位和医疗单位。

  5,同时,也可以考国家公务员,地方级的公务员等等,而且要考国家公务员的话,基本上都要求硕士为起点。卫生部和人口计生委,药监局,是作为医学生考国家公务员三个主要选择。6,可以到一些医疗教育,培训等单位,公司,像一些考研培训单位,因为他们看重的是你考研的经历和学习体会。当然,如果你是当年免试的研究生的话,可能就无法满足那些公司的需要。7,可以到医疗保险公司,因为对于会统计,和人群疾病预防的学生来说,在做医疗保险的评估核准时,他们是需要的。8,有一些医院有专门的流行病室,如果你是学流行病专业的。9,同时,你虽然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但在就业时,可以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学历,而以自己的能力,去应对更广阔的医疗行业的求职方向。10,最后一个选择,就是考博,两个原因,一个是,你自己特别喜欢这个行业,想继续深造,想出国留学,想搞科研,另一个原因,就是为找不到工作时,提供一个暂时的缓和之路,毕竟,现在想考博士的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因为第一个原因,而是第二个原因,多一个选择吧。而且现在博士越来越不好毕业,上了博士后,就业面可能就相对更窄了。很多时候,如果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硕士生,那么我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必然的,也是一个应该的选择,毕竟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比,是个技术性,操作性,创造性,探索性很强的专业,并不像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那样,虽然也有很大的科研创造空间,但是,应用型要强一些,真正的理论创新与探索,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比,还略显不足,这可能也是很多预防医学生硕士毕业后就想先工作的原因。

  三、博士生的就业

  对于预防医学的博士生来说,因为毕竟我还不是博士,我只是硕士毕业,所以我只能说说我粗浅的看法:1.继续在你所读博士的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或者继续做博士后2,出国做博士后,就一心一意搞科研,然后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3,应聘到一些国家级的科研单位

  4,当然,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博士,也可以完全降低身价,去和医学本科生,硕士生去同时竞聘,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能竞聘过人家,但至少自己的学历是硬的。

  5,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博士毕业后去转行,或者继续迷茫,这种情况现在也很常见。不过,说句实话,医学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从学习的过程,就业过程,将来发展的过长来看,都要相对苦一些。而且,医学是个很吃技术和学历的行业,所以,无论你现在是什么学历,争取将来早晚获得博士学位还是很有好处的,说的功利化一些吧,就是为了将来评职称,晋升等等情况。

  预防医学方向

  培养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西方各国社会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将成为医疗体系的主导,而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职业病流行病也将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美国公共卫生教育所倡导的“立足群体、立足社会”的原则以及将公共卫生教育从医学领域向社会领域过渡的方针被日益接受,而且将随着西方社会“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潮而大行其道。可以做这样的展望,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独立性将越来越突出,将不再仅是医学范畴,而是医学、社会学、环境学多学科教育的集合。

  中国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正在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预防、追求健康上来。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已明确做出承诺。因此,国家对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投入将进一步增加,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课程设置将更趋向于社会学、环境学等非医学类的比例。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于该专业在中国的状况一直比较好,所以其供求应该基本上可达到平衡,但其仍将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专业。

  主要课程:除学习医学专业的课程外,主要学习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分析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微生物学等课程。此外,还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安排毕业生实践教学。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