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给员工怎样的关怀

发布时间:2017-04-07 编辑:weian

  危机期问,企业身处困境,员工是企业的血液,供给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氧气”。

  员工关怀项目(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在国外企业中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管理,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工会或者人力资源部门承担了部分职能,但尚没有系统和完善的员工关怀体系。危机前的准备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员工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预先了解员工在面临危机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危机中的应对

  冲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的,而这些目的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会产生内心冲突。在SARS危机中,一方面,员工当前最重要的是安全需要,少接触人群;另一方面,还要保障生活,但上班就必然会接触别人。这两个目标都很重要,但又彼此矛盾,由此引发了员工内心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第一、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支持由于危机一般是突发性的,在决策者没有指定出具体的工作、业务运转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前,应保证所有员工得到及时有效的外在条件保障,如做好办公室的消毒、通风工作,保证工作餐的卫生;适当改变办公室的布置;增加相应的福利项目,如开通或增加班车;发放口罩、药物、体温表、消毒液;免费的公司内部体检;集体购物;对有些工作人员增加额外的健康险、医疗险或寿险。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员工的恐惧感,并为管理者作出战略调整赢得时间。

  第三、提供深层内在心理支持有了外在条件的保障和工作模式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消极心理反应,但仅仅做到这两步还不够,因为如果员工深层的心理问题和疑虑得不到疏导和缓解,仍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认知偏差纠正对外界情境的认知偏差是导致恐惧的重要原因,企业应该通过培训、企业内刊、板报等形式宣传非典的科学知识、及时通报疫情和非典研究的进展,使信息渠道畅通,遏制小道消息的传播。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宣泄恐惧、无助等消极情绪。进行放松训练和注意力转移:紧张、恐慌的情绪引起人体肌肉紧张,从而导致各种身体不适。通过学习和应用一套放松练习可以控制这些不适感,常用的放松法有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和躯体放松法。

  员工心理分析:危机过后,随着员工对危机的深入了解,恐惧心理会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焦虑心理中由对疾病的焦虑转向对企业发展前景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因此应围绕这一重点展开。继续提供外部支持条件,并随事态发展及时调整。

  危机过后,应适当增加员工之间和管理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互相倾听,并对危机中员工关怀的措施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利用这样的沟通,一方面可以疏导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

  除了进行心理激励外,管理者还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运作策略,并告知所有员工未来的计划和发展,这是减少员工不必要焦虑的重要环节。

  危机前、中、后员工和企业状态分析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一次大的危机过后,个人或企业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直至再次建立起新的平衡,员工关怀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就应以这三个阶段为线索来实行。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