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小心“交接”

发布时间:2017-05-29 编辑:凌伟安

  你有必要做好三件事:把与工作相关的人脉联系方式交代清楚;留下工作格式文本的范本;收集同事的赞语带到新单位。日前《哈佛评论周刊》这样告诫即将离职的员工。

  随着“金三银四”跳槽高峰期的到来,不少上班族在笃笃定定拿好年终奖后,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书。员工跳槽本常事,然而到办理辞职手续的时候,有的人交割清楚被爽快放人;有的人却因为“不注意小节”被挑刺刁难,迟迟不能到新单位入职。员工离职,哪些错误坚决不能犯?

  “赠品”不肯留后人

  徐瑞娥(杂志编辑)

  人走茶凉,这是离职者对于老东家常有的感受;过河拆桥,这是老东家对跳槽者常有的印象。

  国人通常喜欢“骑马找马”,所以跳槽的前期工作往往悄悄进行。等辞职报告放在老板桌上,多半已经找好了新工作,只待完成一个手续。

  离职之前,与接任交接班是必须的。“你有必要做好三件事:把与工作相关的人脉联系方式交代清楚;留下工作格式文本的范本;收集同事的赞语带到新单位。”《哈佛评论周刊》这样告诫即将离职的员工。国情不同,咱们这儿大多数离职者可不是这么干的。不希望继任者比自己干得好,这是国人常有的心态,所以除去必要的交接手续,大多数人绝不会给继任者任何“赠品”。

  自己发展的铁杆作者,留着到新杂志还有用,凭什么白送给“接班人”,通讯方式全部删除!以前费了很大力气收集的图片资料,传到自家电脑之后,删除!有几个冷门网站上经常有好文章,可以用作文摘,删除网址链接……从一家杂志跳到另一家杂志前,我总会花几天时间清理自己的办公室电脑,留给继任者基本就是一台“裸机”了。没办法,别人也是这么干的。

  文字编辑工作技术性不强,临离职前尚且拆桥毁路。而对于经营销售人员,客户资源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不会轻易交给继任者,离开公司前,多半会将能带走的客户关系都带走,恨不能“坚壁清野”。可见拥兵自重的心态,非但以前的军阀有,现代职场中人也深得真传。

  至于收集同事的赞语带到新单位,眼下可没有多少新单位在意这个。因为中国还没有达到高度诚信社会,人家说不定怀疑那些赞誉是你自己编造的。偶尔有一些单位会在招聘时让你填写5个旧同事(包括老上司)的电话,不过多半不会真的咨询他们对你的看法。国人防备心都很强,没有多少人会对已经走了的同事说三道四。一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来,他们也不容易确信打电话来的陌生人不是骗子。

  除去掌握人事档案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泥饭碗工作,你要走,公司并没有多少手段可以阻止你。除非还有部分薪水未发,仗着这点,公司或许能逼你多留点东西下来。不过革命靠自觉,通过挟持手段想要完成和谐过渡,通常效果不理想。

  别留下不光彩的尾巴

  强尼(总监)

  因为和上司相处不佳,最近我辞职了。

  老板在拿到辞职信的时候,应该也和我一样长舒了一口气吧。他当场就爽快答应,连例行公事的口头挽留也没有就直接批准,还假惺惺说,因为我对公司劳苦功高,为不影响我的前程,辞职不必提前一个月,可以立时生效。可是到了下午,当我手下的四五个金牌销售闻风而动,也纷纷递上辞呈的时候,我又被老板请到办公室“促膝谈心”。春节后已经有四五个员工离职,再一下子走掉五六个人,我们这个团队就风雨飘摇、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尝试来挽留我了。

  我心里很清楚,老板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留下我以稳定人心,只要过了这个难关,一定会找人来接替我的位子。别看他现在笑靥如花,心里却对自己要放低身段来求我恨得牙痒痒呢。所以,虽然他拍着胸脯承诺马上让我连升两级,我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有几斤几两。

  不过,我还是答应做足一个月再走。一来,这是法律要求,否则公司完全可以抹下脸,逼我按照法律赔偿一个月的工资;二来,即使我对上司的一些做法很看不顺眼,这家公司毕竟是我走出校门的第一个雇主,这么些年奋斗下来,怎能没有一点感情,怎能眼看着它因为我的离开而受到影响?再说,山不转水转,每个行业的圈子其实都很小,口碑十分重要,离职时同样要注意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平常看多了不同人等离职时的不同际遇:会做人的,走的时候,会笑嘻嘻地来和每个员工包括敌人打招呼告别,也会把各种社会关系和正在进行的工作和继任者交接好,部门同事或者上司会张罗着办欢送会,个别人甚至还会在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邀请回来参加各种团队活动;不会做人的,丢下一个烂摊子就走了,任凭继任者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倘若你打电话去问他什么事,还会被一句话呛回来:“拜托,我早就不干了,问我干嘛!”

  后一种人,肯定被大家列入不受欢迎的黑名单,倘若从此没有交集倒也罢了,怕就怕他偏偏还继续在这个圈子里混——万一哪个老同事碰到他的新东家忍不住嚼几句舌根子,“无情无义、没有责任感”的口碑就传播出去了。所以,离职时千万别给自己留下不光彩的尾巴。

  七分君子,三分小人

  金桂(职员)

  要想顺利离职,最好是七分君子,三分小人。

  何为七分君子?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做人要厚道:第一、不要急不可待地撬客户,客户之所以长期和你打交道,因为你是公司的业务代表,是你背靠着公司这棵大树,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离开了公司,你自己都前途未卜,客户怎么可能让你两句好话就“跳槽”呢?大多临时抱佛脚撬客户的主儿,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里外不是人;第二、不要翻身得解放般地向同事忆苦思甜,大讲上司的暴行,你要走了,无职一身轻,但同时其他同事也和你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了,爱打小报告的人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向上司讨好,你嘴痛快了,却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交接。我们单位的小张因为和上司不和而离职。到交接时,他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整理经手的工作,把每一项业务都拉出清单,一式三份,和接手人逐项核对,并把重点注意事项标注出来,一一做特殊提示。交接清楚后,不但双方签字,还给了上司一份清单。上司很满意,专门请他吃了一顿饭。打那以后,小张成典型了。

  而小张却说:“我这是七分君子三分小人,一半为他人,一半为自己。一是不想在最后一哆嗦当小人;二是交接不得瑟清楚了,也许有可能就成为别人的替罪羊。——反正你走了,但凡有错都推给你。我交清了,双方签字,等于把自己也择清了,多好。”小张的话,让我心有灵犀,看来,这样的“小人”还真得当下去。

  澳门教师的离职规矩

  喻志德(高校教师)

  澳门有众多的大、中、小学校,公立学校仅几所,绝大多数为私立学校。教师的岗位实行一年一聘制,除校长是由董事会任命外,所有的教职员工,包括副校长在内,均由校长聘任。

  教师任职需每年聘任——校长依据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再考量岗位的需要,决定对其是否聘任;而教师则视学校的工作环境及自身的发展,权衡自己是否续聘。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学校与教职员工签订下学年聘任合同的时间。

  某天,会有某位教师来悄悄地告诉你:“校长请你去一下。”来到校长室,校长会起立,双手恭敬地递给你一个信封,里面是聘任合同,告知所聘的岗位和明确的薪酬,合同上已有校长的亲笔签名。你若同意,则可当即在合同书上签上大名,然后当场双手递交给校长,校长也会站起来双手接下,这就算完成了聘任仪式。你若还需考虑考虑,接信封后不必当场打开,可将信封带走,过两天再呈交也可。如不想应聘了,就当场说明,退回信封即可。离开时,校长会告诉你再请某人来。这样便一个接一个单线传下去。如果,这几天没被传到,那就意味着可能不被聘任了。

  这段时间很敏感,教师们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内心还是比较紧张的,一直要等到去过校长室,心头一块大石才算落地。本人属公派,虽由澳门与上海学校商定,亦经国务院港澳办的批准,但也要走走程序,所以也亲历了聘任过程,感觉整个过程,双方都是非常郑重。

  期末,校长会亲自设宴,宴请即将离职的员工,大家客客气气话别。

  有次在校园内遇到一位已离职的教师,听他说已受聘了另一所学校,今天特地来请校长写一封推荐信。原来,澳门的学校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教师跳槽必须要有原供职单位的推荐信,这样新单位才会任用你。这样的规矩,保持了校际人才的良性流动,自然也不会发生任何的辞职困难和入职不便了。

  两头不落好

  蓝色咖喱粉(设计师)

  身为技术部副总监的Johnson最近成了红人,他手头正在研发的那个新项目,好几家公司都想上,Johnson天天都接到猎头的电话。权衡再三,Johnson接了一家公司的绣球,对方提供的是技术部副总的职位,开出60万元年薪不说,还有配专职司机的待遇,这让有那么点小官瘾的Johnson实在难以拒绝。

  离职信发出去后,领导当然不批:项目正处在调试的关键时刻,刚刚还接了客户的电话,改了需求,把产品下线的时间从两个月缩减成一个月,这种时候,项目组的负责人竟然要撂挑子,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领导好言挽留,又是升职又是加薪,但到底是赶不上对方公司这么大的手笔,而且这里除了员工上下班接送的大巴车配司机外,连老板都自己开车,怎么也不可能给Johnson配个专职司机吧。

  Johnson铁了心要走,每天上班打了卡就开始磨离职,从HR办公室谈到领导办公室,终于领导松了口,要求他把手头的项目做完就同意离职。

  Johnson心想,都要走了,老子才不替你卖命呢!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索性来个消极怠工,连他负责的项目组同事有问题找他,都打着哈哈装样子。离职报告还在走流程,Johnson就忍不住了,很高调地在开元酒店席开三桌,请了大半个自己部门,还有几个隔壁部门的同事提前吃了顿分手饭。

  这下全公司的人几乎都知道Johnson要跳槽了,领导的面子也挂不住了,发了个狠,破财把这个项目做外包,辞职信立马就签了!

  Johnson有点小得意,心想这招逼宫还真灵!如愿以偿到新公司报到,第一天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配车是有的,司机却没有,说临时招不到人,让他辛苦下先自己开上几天。另外,像他这样的职位,刚进新公司,一般总会摆桌酒接下风啥的,结果整整等了一个星期也没见动静。再过了段时间,Johnson发现,自己这个职位似乎不过是个虚职,上面一个总经理,下面本来就有三个高级经理,生生把他这个副总给架空了。

  一日旧同事聚会,酒过三巡,话就多了。也已跳槽的Ben就说:“前段时间老板去长沙开会,碰到你们现在的老板,好像聊到你!用脚指头也想得出,会有啥好话!”又说,你现在的公司当初看中你,除了你的技术,还有你在老公司的人脉。既然这条线断了,那他们就想架空你,等着你自己受不了自然会主动离职的!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