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浅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02编辑:晓玲

  引导语:企业的薪酬管理会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浅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构成的合理设计进行薪酬预算实现薪酬的激励作用和公平目标,健全加强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机制等薪酬日常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妥善解决部门间以及员工间的利益关系,使员工和组织共同成长。

  很多绩效考核最终失败是由于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当引起的,一般来讲,绩效考核结果要和绩效工资挂钩,这样才能实现薪酬绩效的激励作用。如果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没有任何联系,那这样的绩效考核肯定是在走形式,因为没有涉及大家核心利益的变革,不会引起员工的足够重视。但如果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程度太强的话,也可能对绩效管理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

  在某零售连锁企业的咨询案例中,考核“优秀”与“基本称职”对理货员绩效工资的影响多大合适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就研究了很久。当时,理货员一个月工资800元左右,我们认为对理货员这样的岗位不应实行强激励措施,干的好与不好不能差别太大。我们提出的方案是考核“优良”增加20元,考核结果“待改进”减少20元,同时考核结果为“优良”的员工比例控制在30%以内,考核结果“待改进”没有强制规定。开始客户认为幅度太小,但最终客户听从了我们的建议。事实证明,20元的收入增减对于月收入只有800元的员工来讲,还是有一定激励作用的;如果激励太大,一方面会给“待改进”员工带来太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会给公司人员成本带来不必要的增加。

  另外,绩效管理实践中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尽量追求考核指标的全面和完整,考核指标涵盖了这个岗位几乎所有的工作,事无巨细都详细说明考核要求和标准。

  [知识拓展]

  薪酬管理的定义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薪酬管理对几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一般要同时达到公平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三大目标,企业经营对薪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就薪酬管理来讲,受到的限制因素却也越来越多,除了基本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规外,还涉及到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内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场、以及行业竞争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

  薪酬管理的特殊性

  薪酬管理比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敏感性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为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薪酬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所以薪酬问题对每一位员工都会很敏感。

  2、特权性

  薪酬管理是员工参与最少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它几乎是公司老板的一个特权。老板,包括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参与薪酬管理会使公司管理增加矛盾,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员工对于公司薪酬管理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

  3、特殊性

  由于敏感性和特权性,所以每个公司的薪酬管理差别会很大。另外,由于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管理类型,如岗位工资型,技能工资型,资历工资型,绩效工资型等等,所以,不同公司之间的薪酬管理几乎没有参考性。

  薪酬管理的原则

  1、补偿性原则要求补偿员工恢复工作精力所必要的衣、食、住、行费用,和补偿员工为获得工作能力以及身体发育所先行付出的费用。

  2、公平性原则要求薪酬分配全面考虑员工的绩效、能力及劳动强度、责任等因素,考虑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要求,达到薪酬的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3、透明性原则薪酬方案公开。

  4、激励性原则要求薪酬与员工的贡献挂钩。

  5、竞争性原则要求薪酬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6、经济性原则要求比较投入与产出效益。

  7、合法性原则要求薪酬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8、方便性原则要求内容结构简明、计算方法简单和管理手续简便。

  薪酬管理的内容

  1.薪酬的目标管理,即薪酬应该怎样支持企业的战略,又该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

  2.薪酬的水平管理,即薪酬要满足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要求,并根据员工绩效、能力特征和行为态度进行动态调整,包括确定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营销团队薪酬水平,确定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和外派员工的薪酬水平,确定稀缺人才的薪酬水平以及确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薪酬水平;

  3.薪酬的体系管理,这不仅包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期权期股的管理,还包括如何给员工提供个人成长、工作成就感、良好的职业预期和就业能力的管理;

  4.薪酬的结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