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浅谈旷工被扣工资怎么办?

浅谈旷工被扣工资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01-28编辑:limin

  因事旷工被扣工资了怎么办,下面跟yjbys一起来学习一下!

  案例:

  小孟每个月工资1200元,上个月请了八天事假,后来在假期结束时,因事情仍未处理完,又多待了两天半。这个月发工资时,财务部告诉小孟因其旷工三天,按照公司制度的规定,应该罚款,按每天200元计算,因此要扣工资600元。小孟不知单位因旷工罚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此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给您说法

  旷工是指未经请假而缺勤。对于旷工的处罚,主要看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何规定。一份有效的企业规章制度应该符合以下条件:内容合法,即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制定的程序民主,即经过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等协商确定,而不是企业领导制定后实施;制度经公示,如在公司内部张榜公布、给劳动者发规章制度手册等。

  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规定了罚款的处罚方式。其依据原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被废止,而且《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适用范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因此私营性质的企业是不适用该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权,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来设定,企业并无权设定。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罚款,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当然用人单位虽无罚款权,但可以不支付劳动者旷工期间的工资,并且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对旷工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处罚,甚至如因劳动者的旷工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因此用人单位以旷工等各种名义对劳动者进行罚款而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均是违法的,不论罚款额度是多少。

  教您几招

  像小孟这样因旷工被用人单位罚款扣工资,是很常见的。一些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考虑到制度的施行要对劳动者起威慑作用,而普通的处罚方式如警告、记过等,对一些劳动者来说无关痛痒,因此,更多的是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如何罚款。碰上这种情况,劳动者不想被罚款扣工资的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

  权衡进退、申请仲裁。劳动者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前面已经讲过,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诸如旷工几日,罚款多少的规定,是属于违反法律的规定。如果您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么您需掌握以下证据:1、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中有罚款的规定;2、该规章制度是否经过前面讲过的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布,如您是否知道这份规章制度,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3、用人单位扣您工资的证据,即该月实际收到用人单位的工资是多少,如工资卡、领条等可作为证据;4、该月扣工资的理由是因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遭罚款。

  有些劳动者总是不愿走法律途径,可有些时候是却是不得不为。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主要看您如何看待这份工作。建议您先与单位协商,通常协商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单位也认为罚款有违法律规定,取消罚款决定;二是单位维持罚款决定。如果出现的是第一种结果,自然是达到了您的目的,毋需多言。但是如果出现的是第二种结果,那么恐怕您需要考量下一步该怎么走,也就是这份工作在您心中的地位如何。如果这份工作您很需要,且本次旷工只是偶然一次为之,对于规章制度中的所有罚款项目已了解,并认为基本上里面规定的罚款项目还是合理能够接受的,自身一般是不会违反这些规定的,那么建议您不要在与单位协商不成时,就与单位打官司,从而丢掉这份工作。反之,你不能接受单位规章制度的罚款项目,那么在您不想在该用人单位工作时,就可以走人,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用人单位返回所扣罚款。

  依法举报。如果用人单位对您进行了罚款,您不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丢掉这份工作,但是又不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因违反规章制度而被罚款,那么您可以选择匿名向当地的工会组织及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行为进行监察,并责令退还被克扣的工资。

  【法律小贴士】

  《劳动合同法》 第4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工资支付条例定》第3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并保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