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空账递增 养老金空账原因

发布时间:2017-01-07 编辑:limin

  虽然“怎么分”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统账分离”已经成为一些专家的主流意见。决策部门对此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

  近年来个人账户的“空账”额更是以每年数千万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4年底已超过3。5万亿。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然会有较大空额。

  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结余额为3。18万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这就好比说一个人口袋里有10元钱,可他还有一张11元的欠条在别人口袋里。”

  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思考

  我国实行以“统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养老保险制度后,有些地方出现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的“空账”现象。在不发达地区,因为企业效益普遍差,退休人员增长快,养老保险负担重,下岗转制人员多,“空账”问题更加突出,研究“空账”解决途径十分迫切。

  “空账”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我国的养老保险是在已经存在近3000万离退休人员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在职职工既要为上一代养老付出代价,又要为自己将来养老进行积累,双重负担之下,搞完全积累是不可有的,只能搞部分积累,而且部分积累达到个人账户规模,而不仅仅是一个记账凭证通过个人账户形成的积累,以改变现收现付制的代际赡养关系,提高自我保障能力,渡过因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支付危机。

  应当看到,“空账”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偿还历史欠债的问题,而是涉及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笔者认为,“空账”问题的解决要坚持“纵横兼顾”的原则。从纵而论,要兼顾前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既要解决目前老人养老的问题,又要考虑未来老人的养老问题,不能过分透支未来的预期支付能力;从横而论,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经济社会的现状,不能过分挤占其他方面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解决问题所采取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渐进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具体讲,可分以下步骤:

  第一步,两账分管。在管理方式上把统筹账户与个人帐户分成两本账管理,相互之间不能挤占挪用,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缺口可以从个人账户借支,但必须在约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

  第二步,明确内涵。目前,对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应尽快建立科学的表述性概念。笔者认为,统筹账户有三个特征:一是契约性,它具有以国家信用作保证的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二是共有性,属于全体参保人员所共有;三是稳定性,通过再分配的手段,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稳定的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也有三个特征:一是私有性,只归参保人个人所有,一般不做社会调剂,二是积累性,随着缴费年限的延长,不断滚动增加;三是激励性,个人养老所得的高低差别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的积累额上,以激励缴费体现效率。明确了两个账户不同内涵,其功能和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解决“空账”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

  第三步,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住房公积金合并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的增长,住宅业需要大量生产和消费周转资金,它正是养老基金投资增值的可选领域。在个人账户“空账”充实的条件下,将个人账户从基本养老保险中分离出来,与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合并,组成公积金基金个人账户,允许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与住房公积金资金融通使用,即职工在购房后再归还充实养老账户。从有关资料表明,养老基金与住宅产业有着内在的和客观的必然联系。养老保险基金是长期积累到退休时才能支取使用的资金,而在其积累期间,投资住宅,争取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作为弥补“空账”的主要资金来源。

  综上所述,“空账”问题必须解决,可以进行广泛的理论探讨,但实际操作必须慎之又慎,要通过深化改革的途径,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空账”问题的解决,必将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