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你真的认识“薪酬”吗

发布时间:2017-05-30 编辑:lqy

  薪酬作为员工的价值体现和企业激励员工的手段,其作用最为直接、有效,企业必须让自己的薪酬体系随员工的心情转动起来,但绝不是盲目的迎合。对于薪酬的认识,有以下三点,你掌握了吗?

  第一,时下,借助岗位评价构建工资序列的做法被很多企业所推崇,不少人力资源专家也认为这种做法是能够充分体现公平、公正法则的。若单从工资绝对值上看,这种方法的确可称之为科学、合理,但如果将员工复杂的心理因素考虑进来,这种做法就值得推敲了。

  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对自己所得的报酬既关心绝对量,又关心相对量,而且他会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员工不仅要与同事、朋友进行横向对比,而且还会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对比。

  也就是说,只有在各个方面他都觉得公平时,他的内心才会真正接受这种分配方式。所以,与其说员工所要的是科学意义上的公平,还不如说他要的其实是一种心理平衡。

  第二,薪酬是企业对员工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的相应的回报。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前景。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最易运用的方法。

  第三,在员工进入企业时,我们不仅要按照岗位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而且还要按照个人的“职业锚”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体现在薪酬制度设计上,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知道“岗变则薪变”的道理,还要根据每位员工职业发展的不同,适时对薪酬结构、薪酬总额进行微调,即“岗不变薪也变”。

  其终极目的就是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薪酬制度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而不是管理者对他进行制裁的工具。正所谓“顺的好吃,横的难咽”,硬塞给员工的薪酬制度必会令其消化不良,而贴心的、及时的薪酬微调则会让其感受到公平、公正、合理的客观存在。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设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同时也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薪酬制度与岗位评价、绩效考核等工具联合使用,设计出刚性的薪酬体系。这种刚性的薪酬体系与“拍脑袋式”的柔性工资制度相比,其科学性勿庸置疑。

  然而,它并不能驱散企业内由于分配不公而引发的屡屡怨气,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与献身精神;相反,减薪必然招致不满,加薪也未必能博得员工的欢心,不当的加薪还会在企业中引起人事波动。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薪酬管理难题,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将“薪情”与“心情”导入同一运行轨道,并努力使两者始终以相同的半径绕同一个圆心旋转。曾经使用的工资序列法之所以失灵,其根源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定位错误。所以,依管理的基本法则来衡量,这种缺乏人情味的“工资计算器”显然不可能引起员工心灵上的共鸣。

  尽管报酬是最重要的正强化手段之一,但若运用不当,也难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要发挥“薪情”对“心情”的导向作用,就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地揣摩一下薪酬发放的策略。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