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央企负责人薪酬公开的浅析

发布时间:2017-11-25 编辑:1035

  信息公开是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中的现实命题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张国栋认为,央企是共和国长子。既为长子,就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央企高管薪酬的问题上,公开化和透明化,对于防止央企高管职务腐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本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日前,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针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的改革方案已经正式落地并将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除了央企负责人薪酬调整外,国家将建立薪酬信息公开制度,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福利性收入等薪酬信息,无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负责人都必须参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并向社会公开。(11月24日《经济参考报》)

  前有“重点将对行政任命的央企高管以及部分垄断性高收入行业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实行限制,采取差异化薪酬管控”的说法,而今又有“国家将建立央企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制度”的新闻,这不仅回应了社会舆论的关切,而且也意味着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已经步入正轨。

  一直以来,央企负责人的高额薪酬饱受诟病,而他们那些“看不见的收入”更成为社会质疑的焦点。对央企高管限薪、降薪,并且禁止其在企业领取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禁止其在下属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兼职或者在本企业外的其他单位兼职领取工资、奖金等报酬,是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据报道称,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将参照上年度所在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确定,并考虑市场竞争程度高低、企业规模、负责人任期考核能否胜任等多重因素。改革后,央企高管的薪酬水平总体将不超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不管这样的比例是否合适,至少与此前相比,这次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已经触及到政企分开这个关键问题,特别是没有回避最为核心的隐性收入问题,可见这次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建立央企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制度”是整个改革链条上绕不过的现实命题,规范的福利性薪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因此信息公开不可或缺。

  一者,央企是共和国长子。既为长子,就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央企高管薪酬的问题上,公开化和透明化,对于防止央企高管职务腐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本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者,央企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高管是企业雇员,所有者有权了解雇员的薪酬状况。由是观之,央企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就是必须的。如果连薪酬多少都遮遮掩掩,既说不过去,也是对全民不负责任。

  三者,尽管改革后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将会下降,但仍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7到8倍。假如没有更具体的说明,有些人难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这个比例还有些高。要消除人们的疑虑,就应该公布更多的信息,并提供参与的渠道。

  总之,“建立央企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制度”是现实命题,也是必要之举。当然,信息公开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命题解答,在规范好央企负责人薪酬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央企的改革进程。(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