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应具备的人本化特性

发布时间:2017-05-31 编辑:1035

  仅就薪酬的公平性本身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事实上,薪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公平性的问题,而公平性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色彩较为浓厚的概念,因此应从制度上给予规范化和明确化。

  管理学中的公平概念:人们往往是通过与他人所受待遇的对比来评价自己所受待遇的公平性程度。即一个人会把他所认为的个人所获收益(例如薪资、福利、工作条件等)与他所认为的个人投入(例如努力、能力和经验等)两者之比同作为参照的期他人的同一比率来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自己是否得到公平对待。

  (1)员工的三种反响

  就薪酬问题而言,员工常常是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所获得的薪酬,即使管理层或者其他同事认为某位员工所得到的薪酬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作为当事人的员工却并不一定持同样的看法。这是因为员工本人所掌握的信息或者所做的比较与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其他的同事可能是不一样的。一旦员工认为自己在薪酬方面受到了不公平对待,那么他或她通常会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力图恢复公平或者是找到心理平衡:

  一是减少个人的投入,比如不再那么卖力地工作,而是消极怠工;

  二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来增加个人的工作收益,比如偷窃公司财物或者是出卖公司秘密或其他信息来牟利;

  三是从心理到身体都试图远离自己认为产生不公平的地方,比如拒绝同自己认为所获报酬过高的其他同事共事或合作或者是直接离开企业。由于员工试图恢复公平的上述三种努力很可能会对企业构成损害,因此,薪酬公平性的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2)三种方式的比较

  如果将员工对于薪酬公平性的评价进行细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组织中的员工都会对于薪酬做以下三种方式的比较。

  第一,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者是外部竞争性。这种比较体现为员工将本人的薪酬与在其他企业中从事同样工作的员工所获得的薪酬之间的比较。由于这种比较的结果常常会影响到求职者是否选择到某家企业去工作或者是影响企业中现有的员工是否会做出跳槽的决策,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往往都会注意借助市场薪酬调查来避免员工产生的外部不公平感。

  第二,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或者内部一致性。这种比较所关注的是一家企业内部的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对比问题。在企业采用职位薪酬体系(即主要以职位本身的价值来确定员工基本薪酬的薪酬体系)的情况下,员工们常常把自己的薪酬与比自己等级低的职位、等级相同的职位(可能属于不同的技能类别或不同的部门)以及等级更高的职位上的人所获得的薪酬加以对比,从而通过这种对比来判断企业对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所支付的薪酬是否公平合理。员工经过这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总体工作态度,是否愿意被调换到企业内部的其他职位上去,是否愿意接受晋升,同时还会影响到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职能领域以及不同的生产班组中工作的员工之间的合作倾向以及他们对企业的组织承诺度。在实践中,企业往往通过工作评价来强化员工对于薪酬内部公平性的认可。

  第三,绩效报酬的公平性。员工们还会同那些在同一企业中与他们干同样工作的其他人进行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比较。这种比较主要体现在员工是否认为尽管自己所作的工作与其他员工相同或类似,但是在绩效优秀、绩效一般以及绩效不良的人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薪酬差距,企业通常用绩效加薪以绩效奖励的方式来体现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以及不同的个人对企业贡献的差异性。

  薪酬管理过程和薪酬政策的实施方式也会影响员工对于企业薪酬制度的公平性的看法,“暗箱操作”式的薪酬决策方式以及薪酬保密的政策往往导致员工对于企业薪酬制度的不信任,而公开、透明和通过与员工的沟通所作出的薪酬决策以及由此而制定的薪酬制度则往往导致员工对企业薪酬公平性的认同,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并且薪酬系统的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