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薪酬能否实现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7-04-17 编辑:1035

  今年2月底,XXX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由此进入快车道。虽然京津冀一体化早在10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北京和天津暗自竞争,河北一直苦苦等待。这一次与以往不同,3月份河北各地纷纷抛出规划,如保定要定位为“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廊坊定位为“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发展方向”;石家庄和唐山分别拟建成京津冀城市群的“南部副中心城市”和“东北部副中心城市”,无论这些城市怎么定位,这几大城市的承载力与吸附力、经济活力等都将明显增强,对当地经济发展无疑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好。

  近日,《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为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将逐步推行京津冀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无论是子女入学还是医疗社保都将享受当地市民同等待遇,这无疑给“京津冀一体化”打了一针强心剂。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日渐成型,京津冀三地间的人才资源跟着区域产业调整重组变得活跃起来,一个人才紧跟产业流动、人才流动带动产业群发展的发展态势已然形成。但不可忽视的客观现实是,河北各市与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数量和质量,以及体现当地消费能力的薪酬水平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河北各市的薪酬是否能随着人才流动而与京津缩小差距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众达朴信研究院院长白睿老师。

京津冀薪酬一体化

  白睿老师接受采访时说,“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河北各地薪酬水平会大幅度增长,但我们认为,薪酬持续超过8%的增长本来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的趋势,但短期内河北各地很难大幅度增长薪酬水平,接近京津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方面,迁入河北各市的企业、机构大部分会带着原有的班子或团队,即使缺编,招聘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而互联网、软件、金融、地产、电商、通信、建筑设计等高新行业基本还是会留在京津两地;另一方面,河北各市人才供给相对充足,即使存在人才短缺也是个别岗位或是如”技工“之类的全国性短缺岗位,所以人才市场很难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波动。至于未来会怎样,还是要看发展的情况,不排除在若干年以后,河北个别城市的薪酬会接近京津。”

  笔者查阅了2013年众达朴信发布的中国薪酬地图和河北薪酬地图,以上海为基准100,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薪酬系数分别为95、86和74;以河北唐山市为基准100,廊坊、保定和石家庄的薪酬系数分别为94、84和93,所以经过换算,如果北京为100,那么天津薪酬系数为91,除了唐山以外,廊坊、石家庄和保定均在80以下。可见目前河北各市与京津地区相比薪酬差距依然明显,在个别行业,薪酬差距甚至可以达到2倍以上。

京津冀薪酬

  从毕业生起薪的角度来说,京津的优势也比较明显,虽然京津地区有为数众多的大学及中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但是找到有潜力胜任工作的毕业生依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两地毕业生起薪连年涨幅,已经超过了一部分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的薪水,新老员工薪酬内部矛盾比比皆是。而以石家庄为代表的河北各市,毕业生起薪不到北京的八成,而这也是2012-2013年毕业生起薪连续增长幅度超过10%之后的数字。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河北各市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否能够对地区人才结构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薪酬福利水平是否能够接轨京津,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