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时代的人才战略

发布时间:2017-06-04 编辑:玉君

  导语: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人才战略,无疑使医院始终保持一种激情和活力,为快节奏发展增添无穷力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人才战略,欢迎大家阅读!

人才时代的人才战略

  在滨医附院,每年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最耀眼的都是那些在新技术新项目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医院每年都拿出几十万元奖励给他们,鼓励他们的科研创新,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这一方面凸显了医院对医疗水平提升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医院着力培育适宜人才工作环境的决心。

  无疑,医院要发展,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医院领导集体深谙人才重要性。为适应医学院校教学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医院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目标,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的方式,不断强化人才工作意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工作措施,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求才若渴

  ——从规划到落实,从力度到速度

  多年来,滨医附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近年更是加快了步伐,加大了力度。

  医院成立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人才工作。2011年,医院在《“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建设黄河三角洲医学中心论证报告》中,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核心来谋划,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人才投入。医院设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人才工作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2011年,医院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管理办法》,按照“控制总量、按需引进”、“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对要引进的四个层次人才从资质界定、人才待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落实人才规划,引进高端人才。2011年,医院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管理办法》,2012年,出台实施《博士研究生引进管理补充规定》,设立1500万元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医师和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高水平优秀人才,并在生活补贴、科研经费、家属就业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2013年医院共引进博士13名,硕士100多名。2014年临床学院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5名,博士研究生15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骨干医师20名左右。努力建立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团队,初步形成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梯队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集聚模式。

  加强平台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聘用了4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依托泰山学者岗位发展设岗学科,建设高尖学术平台。2012年,为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达1200余万元,引进海内外博士5名,输送6名博士到国外研修,2013年先后派出2名、6名同志分别到美国和奥地利进修学习。

  落实激励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促进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出台一系列政策,培养、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次。近年来,医院依托泰山学者岗位发展设岗学科,建设高尖学术平台,招聘高层次人才。呼吸睡眠医学中心、代谢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已经成为医院重要的科研阵地。

  诸多举措,无一不彰显了滨医附院人对高端人才的渴求。

  “从组织领导上高度重视,从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从时间节点上加快速度,从人才规划上做足文章,从平台建设上上升高度。”院长王强的几句话将滨医附院“求才若渴”的心境表述得淋漓尽致。

  瞄准前沿,对接高端

  ——提升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

  近几年,滨医附院把境外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已在欧美等医学发达国家有序展开。医院在选派更多的学科骨干、高学历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员赴境外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境外培训成果的转化和利用。通过网络、报纸、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分享学习成果,举办归国人员学科建设座谈会,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对开展工作实施跟踪机制,逐步完成从意识到结果的转变,体现境外培训价值,真正促进学科发展。

  近5年,滨医附院共派出156名业务骨干到国外学习培训。回国人员均表示,到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培训,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管理能力,对以后的学术研究、科研开展,技术进步受益匪浅。

  “医院每年不惜人力、财力、物力、时间输送人才赴境外培训,其主要目的不仅是通过学习培训,紧跟国际医学发展前沿,掌握先进理念和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新技术、新项目、新理念、新模式在医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成观念—意识—措施—行动—结果的转变,提升医院核心技术,并以技术效益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党委书记赵明东如是说。

  “走出去,机会无限、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滨医附院坚持开放办院,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和范围,积极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不断增强办院活力。聘请更多的高水平专家来院开展学术活动,输送更多的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培训。近年来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境外进修培训网点,每年选派一批专家、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医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学术组织,扩大医院和个人在行业中、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影响,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

  医院还积极利用学校校友会和海外校友联谊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校友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友在推进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广泛争取校友对医院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定位一流,对接高端,提升的不仅仅是先进医疗技术,还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先进的理念,为滨医附院的未来发展做了充足的智力准备。

  依托优势,提升水平

  ——强化教学培养未来人才

  作为滨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滨医附院承担着临床教学重任。滨医附院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不辍耕耘。

  在日常教学中,医院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如PBL教学、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形成性评价等。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培训的学生在连续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强化教学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管理。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医学影像学等6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成临床医学检验和眼视光学实验室;全力做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11月,医院的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获得了教育部专业认证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3年5月,滨医附院被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为我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建立“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是医院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成果。滨医附院完善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加了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了第一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第六届新增导师遴选工作,举办“青年博士论坛”,使学生拓展视野、活跃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在谆谆教诲中培养未来的医学栋梁。医院人才工作的大力度,加速度成就了新的高度。如今的滨医附院经过多年建设,人才建设已是硕果累累。已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13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58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8人。多名职工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山东省十佳医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称号。连续3年获得省人才工作考核优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人才的时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人才战略,无疑使医院始终保持一种激情和活力,为快节奏发展增添无穷力量!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