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发布时间:2017-01-16 编辑:limin

  中心机械系目前拥有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矿山机电、液压与气动技术六大专业。近年来,在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面向钢铁行业的六大专业的就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降低这些不利因素对于教学及就业的影响,机械系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方面修订。

  首先,拓展人才培养方向。增加相关课程,使人才培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拓展了工业机器人方向,并将工业机器人气动技术应用实训加入进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了专业的就业魅力。同时,加大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比例。引入任务驱动,项目课程,工作页等新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及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中增加了机械装调理实一体化课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施效果。另外将课程进行分类。修订教学大纲,常规课程仍保留原有的课程大纲的优势,而专业核心课程及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均按照国家新课标的标准,结合我校的实训条件编写为“课程标准”。删除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环节,也删除了一些实现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大,实施效果不好的实训,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新建的仿真实训室,并将其与包钢的生产工艺相结合开展相关实训,授课效果良好。逐步将课程移至实训室内。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改变考试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来通过考核。目前,我系实现这样改革的课程有:公差、液压与气动、数控编程、数控加工、CAD等。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