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才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7-03-22 编辑:limin

  为了促进经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纺织工业综合竞争能力,更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特制定《中国经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经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前言

  经编产业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支柱,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我国经编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中国拥有的经编机数量约占全球比重的85%,全球经编产业已形成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经编产业已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实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目标的主要时期,还是纺织业由大变强、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中国制造业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以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展的迫切要求,都为经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促进经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纺织工业综合竞争能力,更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特制定《中国经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二、行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1、行业生产总值、利润

  2010年,中国经编产业就实现产值1352亿元;2011年,中国经编产业1541亿元;2012年,中国经编产业总产值1765亿元;2013年,我国经编产业总产值约1950亿元;2014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编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产业深度调整,全行业总产值顺利突破2000亿大关;

  在2005-2015年的10年里,中国经编产品销售年均增长超过了10%;出口额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截至到2014年底,我国先进经编机拥有数量突破68500台,占全球经编机械总量的86%以上,占比数量仍在持续提高。

  2、进出口额

  2012年我国经编产品总出口金额127.01亿美元,同比下降0.47%,2012年经编产品总进口金额35.84亿美元,同比下降1.59%。2013年我国经编产品总出口金额136.12亿美元,同比上升7.17%,2013年经编产品总进口金额38.09亿美元,同比上升6.3%。2014年我国经编产品总出口金额148.04亿美元,同比上升8.76%,2014年经编产口总进口金额35.85亿美元,同比下降5.88%。从近3年的进出口数据,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新常态下,经编产品总出口金额依然保持每年7%-8%的增长率。与此同时,经编产品的进口额,2013年经编产品的总进口额同比上升6.3%,2014年经编产口总进口金额同比下降5.88%。

  经编产品单价方面,2012年经编产品出口均价为1.97美元,同比下降8.37%,进口均价为4.32美元,同比上升7.46%。2013年经编产品出口均价为2.02美元,同比上升2.5%,进口均价为4.42美元,同比上升2.3%。2014年经编产品出口均价为1.93美元,同比下降4.46%,进口均价为4.48美元,同比上升1.36%,以上均价均不包括经编机械。其中,经编产品的进口均价逐年上升。

  3、技术进步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先进工艺和产品取得突破。突破玻纤、超细金属丝丝等高性能经编网格结构及特种编织技术,实现太阳能电池基板、星载天线等航空航天材料的应用;通过经编结构与性能基础与应用研究,拓展了针织产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超大隔距经编间隔织物增强材料实现产业化;经编结构疝气补片与软组织材料为生物医用拓展了应用空间;针织结构小口径人造血管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打破了2兆瓦及以上风电叶片用多轴向经编增强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风电叶片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了柔性经编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系列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

  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国产专用碳纤/玻纤多轴向数字化经编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实现突破,可用于碳纤维织物的编织;超大针距双针床经编机厚度可达650mm的经编间隔织物;突破了三维全成形智能化经编技术及装备;伺服驱动技术、匹艾州贾卡技术、集成控制技术以及 CAD

  等技术在经编装备上的应用;实现了高端智能经编装备及互联网+技术在纺机行业的应用。

  4、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发展良好

  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5年,我国目前形成了11个经编产业十分集中的产业集群区,分别为:广东珠三角地区、广东汕头地区、福建长乐地区、福建晋江地区、浙江海宁地区、浙江杨汛桥地区、江苏常熟地区、江苏苏锡常地区,以及近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浙江长兴地区、浙江义乌地区、江苏吴江地区等,它们是推动我国经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几大经编产业集群地呈现出特色明显,设备先进,产品广泛,市场竞争力强,效益突出与发展前景好等优点。

  骨干企业发展良好,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的经编机械生产基地,许多实力强劲的经编机械企业脱颖而出,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到2014年底,行业内销售10亿元以上的企业约10家,比2010年增加一倍;行业20强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15%。同时行业内涌现一批“专、精、特、优、新”的企业。

  三、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编的挑战

  我国经编产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编产业形成了较为明显集群优势,同时,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经编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他们依靠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观念优势、劳动力优势等因素,不断拓宽产品品种,提升技术水平,对我国经编产品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制造业格局加快调整,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领了经编高端市场,在基础研发、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高端产品领域,我国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优势,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压力。

  2、新常态下我国经编产业面临的自身挑战

  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也是经编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如何提高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经编公共服务平台等等,是今后我国经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另外,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和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制造2025》强调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引领制造业由大国迈向强国。这些都有利于推动经编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全面发展。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很多地区的经编产业一直存在着“中间大二头小”的不合理结构,产品主要集中在织造领域,而原料、印染、后整理领域的技术和产量明显不够。原料生产、专业染整企业、专业后整理的规模与水平无法满足织造企业的需求。经编后整理能力严重不足,后整理自给率不到50%,“短板效应”明显。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我国现阶段经编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织造和生产环节,产品档次居中,核心技术不足,后整理技术不足,协同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控制薄弱,产品的附加值低。

  产需衔接不足,部分下游市场拓展困难。经编产品多元化、功能化等使得产品用户除了在服用领域外,很多产业用经编产品分散在交通运输、建筑土工、医用卫生、体育休闲、国防军工等领域,受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影响较大,推广困难较多,需要国家政策层面推动、行业间协调等多方努力,实现产业持续发展与用户价值不断提升。

  人才结构和人才缺乏。产业人才结构还是以制造型人才为主,缺乏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工程师、设计师、技师等。经营者特征文化程度结构不一,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主要擅长生产和销售;技术员工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学历教育;研发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经编人才队伍变化明显,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技能型人才缺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标准化工作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经编产业中产品多样性、高性能材料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缺少,上下游标准衔接困难,应用技术规范缺乏,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中国制造业2025》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以战略新型产业和重要经济发展为契机,以满足国民经济相关领域需求为导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需深度衔接,强化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原则。加强国际及国内市场研究,满足快速市场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重点满足我国发展战略新兴战略产业及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需求,满足“一带一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需求等。

  创新驱动原则。把协同创新发在行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基础和应用研究创新,工艺技术和装备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技术等在经编行业的应用,探索行业发展创新模式。

  智能制造原则。提高经编产业自动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各个环节的应用,推动“智慧”工厂打造高效供应链,在部分重点领域初步实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整个行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加竞争力的“加法”,更要做好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的“减法”,切实满足环境承载能力。

  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协调、规范和推动作用,通过土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强化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利用价格杠杆的调节机制,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行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提升我国经编产业整体竞争力,满足我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急需,为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提供支撑,实现我国纺织及材料产业由大变强、技术由跟跑型向并行和领跑型转变。

  2、细化目标

  到“十三五”末,我国经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产业规模效益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产值达到3500亿,年均增长率10%。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产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品牌20项,各类创新平台及中心10个。

  培养经编专业本科以上专业人才500名以上,培训经编技术和设计人员1000名以上,进一步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比武竞赛。

  经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在服用、装饰用和产业用领域均衡发展。

  经编基础材料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及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智能化国产装备等取得重大突破。

  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20项,上下游合作,完善经编产业链。

  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经编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经编产业发展模式。

  六、行业“十三五”发展主要任务

  1、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转向以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低成本竞争向市场需求驱动带动的,以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质量效益式发展模式,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竞争的新优势。

相关内容分享:

2015关于十三五”人才优先最新战略

十三五规划解读:人才优先战略

XXX谈“十三五”人才优先战略

十三五规划关于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贯彻“十三五”人才规划发展战略(2)

有关十三五”收入分配战略研究(湖南)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