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人才战略 > 能工巧匠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

能工巧匠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

发布时间:2017-05-04编辑:lqy

  这段时期以来,生产系统无论从产值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宗旨就是要使这个进步更进一步。生产制造是产品线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研发、设计、中试同样的重要。而我们在这方面是十分薄弱的。将来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先进、服务优秀、质量可靠。而我们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弱的,尤其是后者。我们对工艺与制造还没有提到象德国、日本一样重要,它的标志是我们的能工巧匠太少。我们要培养一支精良的工人队伍。

  一、要苦练基本功,强化量化管理

  生产系统目前的管理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非常幼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生产系统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苦练基本功,从上到下每一个员工都要苦练基本功。我曾经讲过可以把那些插件能手放在一条生产线上去,把这条生产线的定额定下来,不怕他们超定额,不怕他们高工资,要给其它人树立一个榜样。要把一些认真负责的能工巧匠的工资提起来。我们并不怕给你们多发一点工资,但怎么才能多发呢?我认为就是你们个人的基本功要过硬。但不要一提比武就是比速度,我认为不要忽略质量、遵守规章、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周边流程、相关工作岗位的协调,同步前进。我相信西方国家的生产工人和我们国家的工人没有太大的距离,当然这一点仅指的是劳动强度。中国的工人有一天也应该能拿到他们那么高的工资,也可以买房子、买车,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我们应该很好地去研究一下。一个人有进步是不够的,整个周边环境都要进步。如果只有一个人干得很快,各方面都没有实现同等进步,一个人进步很快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我认为在这个不断进步和优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周边的协调有效,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要和整个周边、整个流程共同进步放到一起。

  同时,要真真正正量化考核。我们问一个干部:这个员工好不好?干部回答说他还不错。这就说明这个干部本身就不合格。在提拔干部上要用数据来衡量一个干部。只有用数据说话,才不会冤枉一个人,也不会乱提拔一个人。凭着感情说话,不是拉帮结伙,也是糊里糊涂。评价一个干部,要看这个干部是不是会做,是不是踏踏实实认真去做。在管理上我们还要继续深化,深化就是要用数据说话,这一点我们生产系统的人应该多向台湾人、香港人、日本人学习。

  管理的深化还需要良好的环境。生产系统要先建立起好的环境,在这个好环境里面,要进行新的方法的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我们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活下去。有人说我今年干了这么多活,比去年还增加了10%的贡献,为什么我的工资还是这么多?但是我认为,你增加10%的贡献,你的工资可能还要降一点,因为我们的产品价格降得太快,竞争太激烈!去年干100线,今年就要干110线,否则就没法保住现在的工资,想上升就更没有希望了。因此生产系统不仅要有新的环境、新的条件,还要有新的气象、新的精神面貌。跟国内企业相比,生产系统在总的方面还是好的,但如果和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二、要把整改贯穿到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尤其在对干部的教育与提拔上

  目前我们的管理还不是很顺,我们缺乏良好的干部考核方法。当然现在也在推行干部任职资格,但任职资格真正走向成熟,至少要三年。这三年时间里,需要大家不断去做努力,不断地去改进。现在可能还有提错干部的情况,提错了,提快了,我们就要赶快让他下去。虽然我们在干部的教育上是和风细雨的,但每一个干部都要认清自己是不是真正合格。

  整改干部队伍的目的,是要公司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只有让那些阻碍公司发展的人下去,或者说把那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作风彻底消灭,公司才能得以生存。这也是我们整改的宗旨。在整改中,有一些干部要下去,有一些干部要上来。下去的干部不能自暴自弃,也要努力干,而且下去了也不意味着就不能上来,可以上来,但首先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干部的教育上不能急,我们不能期望一天就使我们的干部能达到日本信华那样的严格标准,应该给他们一个逐步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他们不改正,可以辞退他们。但对干部的错误也不能只批评两句,说两句就算过去了。相反,一下打入地狱也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把他们打到最底下。因为人的毛病不是一天就能治好的,工资要降,职务要撤,但不能降太多。我们要不断的加重处理的份量,每一次处理都留下机会,把我们应该做的事做完,听不听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干部的整改要真正触及灵魂。比如有些干部有投机心理,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装着公司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奋斗,要从消除投机的思想去整改,你只有把自己整改好了以后,将来才会是一个很好的、了不起的干部。当然不是今天犯了错误的干部,以后都没有希望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每一个干部都要真正触及自己的灵魂,糊弄是糊弄不过去的,因为时间会对每一个人作出最正确的判断。

  在整改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允许转稼危机,把自己的错误转给部下,然后给他戴个帽子,包装起来就辞退了,自己的错误也就送给人家了,我们不主张这种慷慨大方。我们主张干部能看到自己不对,敢于说自己不对,我们并不因为你说了自己不对就把你怎么样,我们要看你干得对不对,你干得对了,你已经改了,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由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流放途中的一首诗。一个封建的士大夫,能够有这样的高贵品德,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难道还会因祸福来决定我们对事业的态度,对管理的责任吗?

  公司出现一连串的管理问题,多数是干部的素养所决定的。这个素养中,除了技能的训练、职业化之外,更多的是责任心、使命感。

  为什么公司有人做了好事心还心虚。怕做的好事伤害了部门的利益、周边员工的利益,得罪了人。因为他一做好事,就暴露了以前的管理问题。而有些干部不怕伤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为民请命”,就是对错误不闻不问,听之由之。先进得不到支持,认真负责的员工得不到肯定;错误得不到纠正,而且在纠正任何一项错误时,前顾后的,怕涉及有关的人和事。

  多年来巨额的报废、报损事件,没有触痛我们的干部,没有人为此呕心沥血到睡不着觉;合同的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不是每个员工都已高度投入了消错的队伍;发货的成套率一直提不高,仅感叹日本人的精细管理,自己不拼力行动。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