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如何管理好天才人物

发布时间:2017-08-08 编辑:ZMR

  所有的CEO们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查理 辛(Charlie Sheen)和查克 罗瑞(Chuck Lorre)以及莱斯 穆恩维斯(Les Moonves)之间的纠葛,且最好使用那些第三方的报道。这场争执跟性与毒品无关——那些只是消遣,查理 辛回到了剧组并完成了份内工作,这使得将他确诊为严格临床意义上的瘾君子成了一项不靠谱的提议。

  “查理 辛事件”的教益在于,CEO们需要学习天才管理以及搞清楚标准规则在这里是不适用的。如果你经营着一家企业,员工中有查理 辛那样真正的天才,你就需确保在某些时候及时对他进行高标准的“养护”。处理得当,他发挥作用不成问题。而处理失当的话,你就得上演一幕《铁窗喋血》了(Cool Hand Luke,“我们的问题是沟通的失败”是该片经典台词——译注)。

  我对查理 辛和天才管理这类话题有发言权吗?我倒希望如此。在我开发了一套“成功可能引发嗜酒”(自我设限)的理论模型之后,我的职业生涯——所谓的药物滥用治疗“专家”——也就开始了。我对天才管理的研究最近才开始,而我从事职场精英管理咨询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这项工作让我非常自信能够通过一系列专门适用于超级天才的特殊法则,来管住查理 辛,那样的话,《好汉两个半》(Two and a Half Men)今天就能恢复拍摄了。如果你想避免查理 辛和他老板之间的那种口水战,考虑一下下列关爱天才的建议吧:

  1、每一个真正的天才都是或曾经是缺乏安全感却成就大于预期的人。如果没有一些内在的驱动力,你就不该强求自己也能达到天才的水平——即使熟能生巧,你也赶不上德瑞克 基特(Derek Jeter,纽约扬基队安打王——译注)或温顿·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目前最优秀爵士乐手——译注)。天才之为天才,并非因为他们总是努力去超越对手。他们体现的是美国陆军的口号:“做最好的自己。”问题是,他们也必须知道自己被视为头号人物和王牌中的王牌。除此以外,其余的一切都只是锦上添花。

  2、和那些难以管理的自恋狂不同,天才会老实配合你,前提是你知道他们想得到的是安全感,而不是高额薪金。是的,他们会在报酬上狮子大开口,但这只是为了明确自己在你眼中的地位。当他们成了薪金最高的员工,他们还想成为老板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人选。你无法通过“贿赂”让天才发挥他们的作用,但你可以通过爱护他们来实现这个目的。

  3、当谈及天才的技能,他们总是对被非议十分敏感。这一弱点有时候会变得更糟,就好比查理·辛这样不能确定自己是天才的人,他们需要一系列的成功才能让自己相信这点。在影视剧领域,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他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角色演绎获得了观众经久不衰的喝彩。虽然《好汉两个半》(Two and a Half Men)目前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头号剧集,但查理·辛担心自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当你承担了关爱天才的职责,你必须在缺少客观数据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团队成功的价值。天才在业务中会毫不含糊地使用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又称80/20法则——即20%的投入应对80%的产出负责。为了抚慰天才,你可以帮他们做一些算术,让他们知道自己正是贡献那80%的人——正如他们设想的那样。电视剧每拍一集你就得付他200万美元报酬(查理·辛的片酬标准——译注),除此之外你还必须当他的奶妈,没错,这确实让人感到气愤。但是,如果你想有效管理天才,你不这样抚慰他们,他们就会发脾气。

  4、观察他如何与同事相处,是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天才严格测验中的一环(老板们自己不必参与这种测验)。有些天才在和那些管理他们的人(即老板)相处时显得傲慢而自大,但和同事们却不那样。尽管天才们确实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100%的要求,但他们同样会关心同事们的感受。

  在查理·辛最近的公开言论中,一位细心的观察者会听出,他担心《好汉两个半》停拍会损害剧组工作人员的利益。此外,查理·辛称,如果制片方愿意出钱的话,他自己也愿意拿出一笔钱来补偿同事们的损失。查理·辛从没有因为自己的问题怪罪他的团队,他只是将炮火指向了老板们,这一事实告诉我,尽管麻烦层出不穷,查理·辛依旧是可以管理的。一个很好的起点是:承认他所自称的无私,并在他关心别人需求的事实——如他宣称的那样——基础上就和解进行协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什么真正的天才是不带有一点点狂者气概的。”所有的天才都是古怪的(这是最好的情况),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