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人才战略 > 慎防企业的“差不多先生”

慎防企业的“差不多先生”

发布时间:2017-06-02编辑:

    胡适曾写了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生动地描述中国人一种常见的习性。她笔下的差不多先生,看得不是很清楚,听得不是很分明,对气味和口味都不那么讲究,记性不是很好,思想也不是很细密。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或许是敬天畏地,或许是乐天知命,或许是封建制度下小民的无奈,中国人才养成这种模糊笼统的性格。

    尽管生产制造业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要求,所容许的不良率标准,已慢慢改变多数人的“差不多”习性。不过,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差不多基因”,并不易轻易消失。

    若依统计制程管理(S,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的概念,身上带有“差不多基因”的人,心中所认知的管制线,远比一般人来得宽松。所以,许多原本该被挑出并修正的错误,都能轻易地通过“差不多先生”的管制。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