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人才战略 > “独断性”用人”VS”评议性”用人

“独断性”用人”VS”评议性”用人

发布时间:2017-05-18编辑:

    这里我们要谈的“独断性”用人是指企业管理者根本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才的选用与提拔。当然这种判断可能是主观性的,也可能是基于严密考评的。但怎么判断不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所谓“评议性”用人,就是指当需要选用和提拔一个人时,企业领导者总是要和各方面的人进行评议,征求意见,最后以大见的意见来影响最终的决策。

    如果做个选择题,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评议性”用人为好。但是,就历史和现实而言,大凡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特别是影响历史变革的关键性人才),以及现在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却多是“独断性”用人的结果。在“评议性”用人中,尽管也有不少优秀的人才,但大多是守成而已。

    远在战国时期,秦孝公用“商君”,和后来秦始皇大用外来人才,如李斯。可以说都是“独断性”的结果。就是刘邦用韩信、刘备用诸葛亮、孙权用陆逊等也都不是“评议”的结果。如今大多企业在用人上犯的一个最普遍的错误就是,总以为大家认可的人才才是可用之之才。

    在企业变革难,最难就难在用人上。尽管诸多企业有变革的愿望,但基于传统的意见,对变革进取者的任用总是非常谨慎的。通常的说话是“十个说客不如一个夺客”,每当企业领导人各方征求对想用之人的意见时,其结果用人的想法大多是不了了之。当然如果领导决定要用,只是打打招呼就别当别论了。为什么评议制下总会产生对优秀人才的不利的评价呢?

    一、人性中自我价值展示的弱点

    客观评价一个人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当领导来征求意见时,人们往往是在潜意识中征明自己的明察秋毫。所以十有八九会挑些毛病并放大化。除非看准领导心思的阿谀之辈,但特别善于奉承的毕竟也是少数。大多评议基本的论调也就是:“XX是很不错,但是XXXX”。当“但是”过多时,也就动摇了管理者的用人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