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2017-08-24编辑:lqy

  大家知道,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文化暗示微妙地进行的。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根植于文化之中。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企业竞争加剧,企业文化被企业界日益重视起来。

  要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近200种之多。

  综合各种定义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文化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现象,是由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接受并遵循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不是企业中个别人持有,而是在企业发展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约束,也是规章制度外在约束的补充。因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比如,原材料采购制度有漏洞,如果员工有吃回扣是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价值观,即使自己单独采购也要廉洁奉公,保证质量而且不拿回扣。相反,如果有着“不拿白不拿“的价值观,他也会在严密采购制度中寻找漏洞,出现吃、拿、要现象。用大树做比喻,规章制度是树枝树叶,企业文化是树根。企业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观上,从而形成了企业文化。也就说,企业里的全部经营活动都会受到企业文化的支配。

  笔者在为四川某酒店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咨询中发现,很多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各异,认识差别很大。该企业原有的企业精神是:以人为本,卓越的服务源于卓越的员工;服务理念:快捷、热情、周到、方便、舒适;经营理念: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发展目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形象。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却发现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企业所宣扬的精神不符,该企业高管和关键部门负责人都是董事长和其他股东的亲戚。由于裙带关系,本身的自然条件,三五成群的“小群体”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当企业的决策与小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各自为战,或者联合对抗的行为。

  更有以老子、兄弟姐妹自居,对企业制度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使得企业有令难行,亏损严重。裙带关系使企业组织机能弱化,出现因人设职,机构肿,人浮于事现象,员工们认为,企业里的不良现象很大一部分源于个别员工与领导的关系特殊而拥有的特权上,对该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