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大学构建的三大要素

发布时间:2017-06-28 编辑:唐露

  导语:所谓“虚拟企业大学”更多的是指将“企业大学”这一管理理念扩展至公司整体,有效利用现有宣传渠道及信息化网络,开展学习文化建设,设计增强员工自主学习力的激励机制,搭建从“文”到“化”的桥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训发展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yjbys.com/hr)。

  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培训发展的高级形态,其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解决人才储备、增加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与发展,并日益成为企业整合战略资源的有效工具。虚拟企业大学作为新一代企业大学,让培训职能在企业内部得到进一步扩大化,可有效突破传统模式下的内容僵化、方式单一、运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不足等局限性,正成为很多企业开始关注并准备采用的培训组织形式。对于创建虚拟企业大学的探讨,将有助于企业在新形势下推进培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虚拟企业大学最佳模式体现在“虚、实”的有效结合,它具备“虚拟组织”和企业大学的共同特点,其服务宗旨、战略使命、服务客户、产品质量、核心能力等方面与实体企业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虚拟”主要体现在培训组织、培训实施、环境建设三方面。

  一、虚拟培训组织构建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如何进行培训组织的变革和优化,是一个系统问题。实践证明:培训组织是否独立、专职人员编制多少并不影响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同的是培训“效率与效果”;而效率与效果的不同,还取决于培训执行策略是否能更好地与组织结构的实际相匹配。因此,在企业组织不断虚拟化的大背景下,如果能有效分解培训职责,策略整合内外部资源,虚拟培训组织未尝不一个好办法。

  1. 明晰战略定位、强化共建意识。即要将虚拟培训的各项决策纳入公司战略框架内,以集团公司培训管理工作要求为指引,立足实际承接培训管理任务,并确保决策总体方向符合公司核心能力培养及战略目标需要;同时,要让大家建立共识,认同“虚拟”方式及其必要性,了解“虚拟”的实质在于保留关键的核心能力,注重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非控制或培训职责的分摊及转移。

  2. 搭建虚拟培训团队。可由“决策委员会、培训执行部、合作服务商与培训对象”组成,建议引入部分有兴趣的业务部门经理或业务专家兼职公司培训管理工作,即有益于更加贴近业务需要、促进经理人员真正重视并参与队伍培养,还可弥补当前培训管理者队伍资源、能力不足现状。

  (1)培训决策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及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企业大学预算、战略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帮助确认培训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战略发展需求,确保培训策略能聚焦于公司战略。

  (2)培训执行部。该部门是培训实施的专业队伍,依据培训职能可细分为:规划评估组、服务研发组及四大专业学院。人力资源部作为培训执行部常设机构,负责虚拟企业大学常规运作与管理具体任务落实的组织与协调,向虚拟培训团队成员提供有关的信息与建议。

  规划评估组:负责拟定公司培训战略、目标、管理细则及外包策略,负责对培训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及个人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进行相应学习解决方案的选择,并做出短期与中长期的培训规划及费用预算;全程跟踪培训过程、进展,并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任务来设计评估体系,有效衡量培训资源投入所产生的结果。

  服务研发组:负责培训实施阶段培训项目实施支撑,包括项目招标、场地安排、费用报销、教学监督、效果控制、档案管理等;负责能力模型及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的规则制定及技术支持、内训师队伍培养、合作单位选择与管理;负责培训管理系统、网上大学等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撑与应用推进;负责落实学习文化营造、支撑最佳实践的传播与引导。

  四大专业学院:按培训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需要,可分为领导者和专家学院、营销服务学院、网络工程学院、综合管理学院,建议由公司各专业分管副总经理牵头。负责本专业队伍培养规划设计、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精品课程开发、培训建议反馈等。

  (3)外部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大学培训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根据不同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可存在多个培训服务商,包括培训外包商,培训材料销售商,培训辅助服务提供商等。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即可给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注入智力支持,也可缓解培训事务压力,提升公司的培训专业水准与质量。

  3. 确定各成员之间关系。培训执行部在虚拟培训团队中是最为关键的角色,起着协调合作伙伴、培训对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合作伙伴在虚拟培训团队中是培训服务的提供者,其服务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培训对象是虚拟培训过程中的核心,培训是否达到了目标由培训对象来检验。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各成员之间都是双向的关系,团队的共同目的都是由培训对象来实现。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