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技术培训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18 编辑:义俏

  导语:电力技术培训必须面向电力工业发展趋势、面向生产岗位需要,要做好职业目标分析,针对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系统分析从业者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必须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并据此确定专项职业能力应包括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

电力企业技术培训与发展

  一、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电力人才培养的繁重任务

  改革开放30年,使电力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电力行业员工素质与电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距,电力行业员工素质远远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据中电联统计,2003年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 630名,技师2.3万名,二者之和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电力行业人员素质成为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电力培训要把握好培训理念、培训开发、培训技术与培训管理4个方面

  (一)培训理念

  培训要使受训电力行业各岗位职工获得目前工作及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防止能力退化,可通过传授新知、新技术来达到此目标。通过对各层次、各类人员的培训改进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效率,为完成更高层次的工作任务做好准备。培训中应遵循成人培训模式:亲验―――发表―――归纳―――理论化―――应用―――亲验,循环过程。

  (二)培训开发

  即培训方案的开发与设计。关键把握好三步,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培训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与归纳;开发培训课题,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通过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目标分析,弄清电力行业覆盖的岗位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及其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然后,通过深入的分析,按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联性和可融合性,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电力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三)培训技术

  培训技术分为4类:小组技术;物质环境;内结构;培训方式。培训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培训的目的是解决怎样做和谁去做的问题。其中:岗位职工的知识结构是基础,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关键。在培训中要能体现职业自豪感的自然培养,将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员工的职业生涯。培训技巧和讲堂艺术是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培训教师应具备控制整个讲堂的能力,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培训过程中合理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培训管理

  正确把握培训管理4要素:

  (1)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员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符合电力行业各岗位的实际职业需要。增强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强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综合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起催化作用,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培训方式,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训练同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教学中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

  (2)培训团队与培训教师达成执行培训计划的集体承诺,并由教师去实现它。培训计划制定要符合可以调用有效资源使用的实际。周密计划培训教师的合理配备和有效分工,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产学结合是搞好电力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特征和必经之路,应邀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通过相互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使培训中心的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培训过程中,始终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和过程总控。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与培训目标不符的,应及时进行微调整,避免负面影响的增长。

  (4)定期汇报反馈、总结,上下配合,相互支持。从多个方面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培训完即通过调查问卷、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每一阶段进行全面的总结。将“学习、总结―――实践―――再学习、总结―――再实践”精神贯穿于整个培训工作中。

  三、电力培训要紧密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

  电力科技的发展随着电力需求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电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始终面临电力新旧技能的培训需求。对于成熟电力专业技能,我国并不缺乏培训资源,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培训中心正在全力调整与建设,发展迅猛。但对于电力新技术的培训,目前仅限于各大本科以上的院校对于理论方面的培训,新技能培训大多由各生产厂家负责培训,远远满足不了电力生产的需要。作为电力职业高级培训中心一名电力培训师,要想在同业中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密切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并及时根据电力生产特点,结合自身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开展新的培训项目,建设新的培训资源,尤其要密切关注以下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

  (1)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如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同塔多回路、紧凑型铁塔技术,新型绝缘子技术。

  (2)全国联网技术: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互联电网,规划方法,负荷预报方法,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交、直流并联输电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实时仿真和数字、动态模拟相结合的大规模仿真系统,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技术及其继电保护、运行控制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组立,导线张力架线等施工技术。

  (3)变电站集成技术:间隔内所有一次设备和相关的在线诊断用传感器的组合集成技术,面向间隔,将保护、控制、计量、监视等集成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网络通信与变电站国际系列标准相一致的集成自动化系统技术,光电电气测量及其保护控制技术。

  综上所述,电力技术培训必须面向电力工业发展趋势、面向生产岗位需要,要做好职业目标分析,针对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系统分析从业者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必须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并据此确定专项职业能力应包括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根据成人学习规律要求及专项能力的可融合性,组合设计出培训模块,并明确模块在学员未来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选择模块培训应采取的方式,衡量模块的权重,完善培训课程的设置,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