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培训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17-03-16 编辑:唐萍

  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的关键。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企业培训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法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当前我国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没有与企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

  企业无论为员工提供何种培训,其目的都是为企业实现总体目标服务,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培训容易流于形式。

  2、没有有效的培训体系和流程支撑,缺少必要的管理

  尽管有不少企业都在做培训,但没有有效的培训体系和流程,仅强调培训计划的执行,不强调培训过程的有效控制,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培训效果却不理想。

  3、培训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培训

  由于培训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人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把培训跟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培训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培训,其实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它具有时间长、范围广、费用低、教材知识普及、内容浅、老师要求科班出身等特点,它是以获得知识和文凭为目的;而培训工作主要是培技能、训技能、用技能,它具有时间短、范围窄、费用高、教材内容深及实战性强、老师要求从实践中来等特点,它是以提高能力和资格为目的。

  4、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脱节

  员工通过参加培训和努力学习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但企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职业发展或待遇上没有相应的提升,员工轻则学习热情下降,重则另找适合发挥的舞台。企业与其担心给予员工培训机会后,员工会跳槽,人才会流失,“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反思是否给予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英雄要有用武之地”,仅靠一纸延长服务时间的合同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根据80/20原理,企业更需要关注并留住的是在企业里创造了80%财富的那20%的员工。对于这20% 的核心员工要区别于其它培训需求,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且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陕西法士特公司在为员工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块方案中,项目组专门设计了关键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便于企业了解关键员工的培训需求,同时要求关键员工的直接上级就关键员工目前的技能水平和需要提升的领域给予建议,此举效果非常好。

  5、只培训少数成员

  这种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这里有两个误区。其一是有的领导认为培训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培训那些经过挑选、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因此不管什么培训都让他们参加,从而忽视了对所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二是认为单位的现时工作最主要,因此,只让那些没什么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于是培训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 “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结果。这样的培训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扼杀其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6、培训的短视效应  很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时都存在短视行为,他们没有围绕企业的长远发展进步有规划有步骤的培训设计。如果企业不能围绕中长期目标及早进行预培训,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就会青黄不接,以至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有效开展培训工作的方法

  1、重视培训的投资效益分析

  员工培训也是企业重要的资本投入,同其它资本的使用和增值一样,也必须注重培训的投资效益分析,即培训必须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同企业效益增长相衔接。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其一是企业培训决不能不计成本效益,培训不能无的放矢,必须立足于解决员工的技能和观念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二是不能将员工培训看成是单纯的“非生产性费用支出”,而应将其视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必要的资本投入,开展员工培训对企业最终效益的提高,远远大于其培训费用,只有这样的投入才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为此,对培训内容的设置、对培训方式的运用、对培训对象的选择,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的培训; 坚决摒弃“粗放式”的培训,员工培训也要搞“精品工程”,即必须使培训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员工,有利于企业拔尖人才的迅速成长和提高。这样也才能凸显培训的战略价值。无论是不计效益的培训还是不被重视的培训,都无异于使企业丧失一流的员工队伍,酿成企业的“慢性自杀”。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