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关于企业培训管理的四个误区

发布时间:2017-11-03 编辑:limin

  很多企业的培训管理却仅仅只是局限在发布培训计划、统计培训记录这种基础阶段。而且,因为管理思维的狭隘,很多企业在培训管理中还常常进入以下误区。

  一、把培训和学习混为一谈。

  在企业中,分得清“培训”和“学习”的人很少,很多人把培训学习混为一谈。其实,培训是成就他人,学习是提升自己。培训需要有计划,学习就一定需要欲望。计划是根据需求来制定的,而欲望是需要依靠制度去激发的。没有计划的培训不做也罢,缺乏欲望的学习只能是掩耳盗铃。学习是培训的基础,没有学习成长欲望的员工,再怎么培训也没有用,不去主动学习提升的管理者,想去培训他人也是害人子弟。

  二、重视培训轻视学习

  现在,很多老板开口闭口就是培训,这就说明培训已不再是新鲜事,已经达成了企业共识。部分企业甚至还建立了内部讲师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按照计划去对下属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工作也搞得如火如荼。有的甚至还在干部的绩效指标里设置了“培训计划达成率”指标,对培训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可是,这些企业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培训本身就是双人舞,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有培训指标,为何没有设置学习指标?既然要求主管培训下属,怎么可能不去设置员工的学习成长指标,否则,培训又怎样获得效果啊?

  再说,就是管理者也必须有学习成长欲望和指标。一个不愿主动学习成长的干部,又凭什么去培训他人?一个连自己的学习计划都无法完成的主管,又怎样去达成部门的培训计划?每月的绩效指标分数又是怎样达成的?要是自己没有一桶水,又怎能给下属一碗水?一个不能给下属任何帮助的领导,又怎样去获得下属员工的尊重?而一个不愿学习的干部,又怎样去做好管理、怎样去应对和解决不断变化的现场问题、怎样去跟公司同步成长?怎样为公司去创造价值?

  三、把培训计划当做培训目标

  目标是计划的基础。管理必须依据目标才能制订计划。可是,在企业中,有培训计划的很多,有培训目标的很少。很多人认为培训计划就是培训目标,认为只要培训计划完成了,培训效果也就达成了,这是一种臆想,也是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或者无效的根本原因。其实,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我们要达到的一种标准,包括培训考试合格率、课堂满意度、培训改善率、人力资源提升率等等综合指标。单纯的培训计划只是一种任务,是培训工作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培训要达成的目标。

  四、缺乏培训考核和总结

  在ISO质量管理体系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改善。培训有问题、管理有问题都很正常,我们可以不断改善和提升,这就是培训管理的核心。而改善提升的前提就是对培训工作的阶段性考核和总结。缺乏培训考核和总结是企业培训管理的通病。很多管理者甚至把培训考试当做考核,这也是一种谬误。考试针对的是效果,考核针对的是效率和效益,考核培训绩效就是针对效率和效益。然后才是问题总结,只有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之后,才有可能制定方案进行改善。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