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17-07-14 编辑:lqy

  产品品质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制造型企业作为产品质量把关的源头,责任之重不言而喻,一线操作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操作技能、基层管理能力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因此针对生产型企业,非常关注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然而,在员工培训上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到头来收效甚微,往往被扣上“走形式”的帽子。

  根据调查显示:95%企业的培训时间安排在下班后,大量占用员工休息时间,85%的企业在培训结束后没有培训成果输出,更别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等一类专业系统的培训工作了。

  事实上,针对生产型企业员工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不同层级的培训课程安排

  各种生产的岗位不同,采取的培训课程也不同,同样不同的层级,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工作除了可以组织内部有专业知识的员工开发,还可以采用外包或是外购,这些可以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培训预算、员工素质等。

  第二、丰富培训形式 加强考核力度

  生产企业的一线员工培训内容,绝大多数为岗位操作技能,一味的采用原始讲授的培训形式,效果甚微。笔者主张,生产相关的培训就应该回归到生产现场,让员工在现场熟悉流程、识别物料、操作机械。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小组项目改善、书籍阅读、观看光碟、基于网络的自主培训、视频电话、轮岗实习等多样培训形式。

  生产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此外,培训成绩就是一把尺子,他是学员在培训中收获、学员素质、讲师授课情况好坏的量化结果。根据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标准框架,培训的效果应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面来进行追踪。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借鉴、值得学习。

  第三、挖掘内部师资力量

  过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把已标准化、制度化和手册化的培训内容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让每个在岗的员工都按照制度和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工作,从而使个别能人的智慧和能力迅速地转化成为该部门或岗位全体员工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在企业还可以设置多一些的TTT内部讲师培训课程,并对培训师课程开发,授课课酬和培训师成长做一些规定,促使整个培训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