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培训发展 > 培训的典型病症

培训的典型病症

发布时间:2017-09-03编辑:湘荣

A.六神无主,不知道培训呢什么,社会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喜欢赶时,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不清晰,受媒体热点炒作的影响特别大,市场上在推广物流,就马上办一期"物流知识培训班";报纸上在宣传知识经济,就立即组织"知识经济研讨会";有的一听说要网络化、信息化,就一窝蜂的搞计算机、IT培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又一窝蜂地参加各种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研讨会.于是,什么ISO9000研讨会、英语班,外贸短训班、资本运作培训班、项目管理培训班等等,办了一期又一期,从表面上看,企业培训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实是无的放矢,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组织者不了解企业的现状,不了解员工的需求,更不了解工作中的难点,这样的人力资源部其实压根就是混混噩噩,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培训组织者的迷失,导致了培训的浮病。这种培训只重视表面的数量,不管培训的质量;只管场面面子和自己的所谓业绩,不管培训是否有针对性。

B.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金钱,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越经济省钱越好;

目前许多企业经营者较偏重市场运作方面,特别是在广告投入上,不惜"一掷万金",渴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轻视了显效期较长的"培训"投资.这主要是有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作为成本,当然应该尽量降低,因此,能省则省,在企业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甚少.而且还患得患失,害怕折本。

殊不知,培训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投资、一种间接投资,要通过人的改变来产生效果,取得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从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培训是对人的投资、是对知识的投资,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投资,但也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您将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最高的.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对员工培训投资1美元,可以创造50美元的收益,投入产出比为1∶50.相信有了这样的收益,经营者会在培训上也一掷千金的.培训虽然不能立杆见影的产生效益,但是,它的效益一定会发挥出来的。而且是持久的。

C.自负自满,固步自封,认为企业效益好,什么都好,不需培训;

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未雨绸缪,计划未来,典型的自我欣赏,自恋症。花无百日香,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太快,今天的效益好,并不能保证明天的持续效益好,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左右,美国新企业80%在第二年就宣布倒闭.中国的企业短命得更厉害,因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好时,适当加强培训恰恰是为了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而且加强员工培训,能使企业的经济状况更好;而由于缺乏员工培训,可能会使员工的不适应增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