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培训发展 > 别把培训做成鸡肋

别把培训做成鸡肋

发布时间:2017-06-02编辑: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经历千百年流传至今。但现在的社会情况却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尤其是现在企业对界的态度恰好走了两个极端,要么极端崇拜,要么不以为然。企业主们很难辨别的效用,所以在企业的现状就是没有培训总觉得缺少什么;可做了,又好像没有得到什么。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现阶段来讲,笔者认为虽然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可又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首先,这种现象是我国应试的遗留。在学校读过书的朋友都知道,学生们在中小学读书时还大都不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读书无非是应付考试和满足父母的愿望。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感觉就是即爱又恨。爱的是他们能让自己满足被父母的夸奖,满足取得好成绩欲望。恨的是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也就成了学生们的众矢之的。

    一旦高考成功,顺利的上了大学。学生多少有种摆脱的感觉。没有了父母的斥责,没有了老师的看管。而且,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面队师哥师姐们拿着毕业文凭却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本专业工作的社会现状,他们也只能是心灰意冷,多少也就有种读书无用论的感想。又加之一些高校教师素质的问题,考试完全就是通过送礼、吃饭以便不被抓补考,顺利毕业的手段。这种思想一旦延续的工作中,他们就更难找到学习的动力了,而且面对社会的多变和自己经验的尚浅,掌握不了灵活多变的原则,所以大多数人对培训也就是三分钟的热情,如果不能马上改变,他们对此就会嗤之以鼻。

    其次、企业主的急功近利之心。人们做企业,当然不是开院,都要从中谋取利益。但有些企业主却总经不起时间的等待(但有些确实也是资金不足引起的),做任何事情总想马上见到效益。人们都会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企业主也一样,同样理解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有效手段。但大家又不得不考虑社会现实。比如企业要做培训,但却在企业内部很难找到销售好、懂理论和口才又好的人,最好还能懂些教育学。要么只能做销售,讲起培训了无头无序,又担心自己的技能被别人学去,老是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有些口才清楚又有条理的,往往销售技巧和业绩又不行。等到好不容易培养个全才出来,又飞走了。由人力资源部来培训呢,中小企业根本就没这个人员配置、大企业又通常由于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和教育的疏忽,大家都在应付了事。从外面聘请专家呢?一则价格昂贵,二则行业不一定对口,三则没什么办法保证培训的效果,等等现象。也难怪一问到企业老板们培训的问题就头疼,都说谁不知道培训好,让谁来讲,能马上产生效果么?所以急功近利思想在加上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便成了企业培训的现状。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在培训体制上做的非常优秀。

   

学习更多经商管理技巧 > > 栏目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