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培训发展 > 培训的三个误区

培训的三个误区

发布时间:2017-04-28编辑:小田

    从国内企业的培训实践看,让人犯错误的陷阱着实不少,下面我们特别强调三个典型的、常见的陷阱,旨在引起你的警觉和思考。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以后要是再跌进这些陷阱,可就真的不应该了。

    陷阱1:望“子”成龙

    中国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许多人事经理也就这种特征。正因为人事经理对自身使命的强烈责任感,使你不由自主地跌进第一个陷阱。

    最要命的误区:

    1.过具父母心

    2.总想扮演“上帝”

    3.急于求成

    你是否期望通过几次培训,把个个员工都培养成能独挡一面的超级人才?

    人事经理常常自觉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从心底里希望本企业的员工个个都像比尔·盖茨,能文又能武,拿得起放得下,这不是望子成龙是什么?

    每当看到有些员工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总是希望、或者说想帮助他们立刻改进,希望通过一些培训、进修等活动,实现脱胎换骨,这就有点像扮演上帝的味道了。

    人事经理总想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来改变这些不完美的员工,而且最好是立竿见影的改变,最好明天就能脱胎换骨,大不一样。

    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问题是,你太好心、太善良,就常常失望。HR不要做上帝,否则会非常失望。已有太多的人证明过了,不要不信邪。

    换种表达方式,这其实是关于教育的价值的问题。培训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改变人本来就很难,要改变成年人尤其难。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你想想看,连我们正规的学历教育都无法完全有效,何况短短几天或几周的快餐式培训!

    这并非否定培训的价值,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否则还要我们培训经理干嘛?而是强调:你对培训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