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培训发展 > 企业培训,美丽的谎言欺骗着谁?

企业培训,美丽的谎言欺骗着谁?

发布时间:2017-04-22编辑:小田

     世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做培训多年,现在已经是看“培训”不是“培训”了。说此话并非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是缘于身边发生的多次屡见不鲜的案例。

    风雨同舟,才能同舟共济。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企业培训,“学”与“教”才是不由自主的,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有绩效的。可做绩效管理又简单吗?不简单。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绩效管理永远只是那遥不可及的乌托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培训尴尬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蜀道”虽难,可还是要攀登。企业培训是大势所趋,是需要、是潮流。为了要搞培训,企业一掷千金,翻山越岭攀岩跳涯做拓展;为了要搞培训,唱歌跳舞按摩搞破冰;为了要搞培训,外部培训师唾沫横飞、隔靴搔痒;为了要搞培训,内部培训师轻描淡写、无关痛痒或者捉襟见肘。为了轰轰烈烈,为了见“实效”,企业培训管理者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或别有用心的,将课堂式的教育当成了培训的全部。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盲目的、头脑发热式的“培训风暴”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改变不是因为大家对培训的认识提高了(也确有提高),而是因为经营环境正在骤然的恶化(郎咸平语),企业家们不得不认真地慎视每一分钱的支出。

    在大家还没有弄清舶来的“培训”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企业培训似乎又不得不降温了。是祸?是福?

    不禁要问:企业培训,向前还是向后?

    属于来料加工性质的某电子贴片加工(SMT)企业,设备工艺部的主管王某经排除异己后,“凭藉”其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在公司技术部门独占螯头,手下尽是一些“跑龙套的小二”。事隔一年,此君又故伎重演,经其多次“要求”,如愿以偿被升任为经理。王经理每晚都要上车间去晃悠一圈,美其名曰:加班或指导工作。笔者不解,问其原由。此经理诡秘地说:他们(指他的属下)很多东西不懂。看他得意忘形的说话表情,似乎这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刚普升的新手、转行的“菜鸟”,愿意帮助和培训他们的人太少了。不仅技术上是这样,管理也是如此。李秘书在工作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经多年的打拼和争取就是难得再往上挪动一步。后经多方“打听”,上司给出的结论是:缺少奴性。结论让人大跌眼镜,也颇具讽刺意味。但世事的确如此,如果此上司早日“指点迷津”,此秘书一定会早日飞黄腾达,如愿以偿。

    以上这些案例培训需求不明确吗?非常明确,根本用不着调查、用不着分析。可问题的关键是:谁来培训他们?谁愿做“春蚕”?谁愿做“蜡炬”?所有公司都不遗余力地在倡导:培训下属是主管的职责;团队的绩效有赖于个体绩效的提升;下属不能接班,你将得不到晋升。说者理直气壮,“落花有意”;实则听者“流水无情”、无意。

    主管为什么对下属进行培训会心不甘、情不愿,还要留一手呢?原因有二:

企业培训,美丽的谎言欺骗着谁?相关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