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绩效考核中,经理的价值

绩效考核中,经理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2编辑:lqy

  管理是一个互动增值的过程。它是经理和员工之间高效互动,不断提升绩效的过程。管理者一定要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员工自身的努力,完成部门或团队的绩效。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管理者和员工是绩效合作伙伴”的含义所在。

  看看我们身边的经理,有多少拥有经理岗位却做着亲力亲为的技术员性质的工作?很多经理都是从一些技术骨干、业务明星、积极分子的层面上提拔上来的。被提拔之 前,他们都是企业的明星员工,在专业领域做得很优秀。由于自身工作做得优秀,企业发现了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授予相应的管理岗位,希望通过他 们带动整个团队业绩提升。

  但是,经理人被提拔之后,企业没有提供良好的培训,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做管理者,如何从业务高手转型为管理高手,企业往往只是把他们放在管理的位置上,任由其发展。于是,这些曾经的明星员工,现在的经理人,在管理中经常忽略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经理的价值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带动团队做了什么,达成了哪些目标”。

  第一,当经理还是一个岗位员工的时候,他们自己做得越多,做得越好,个人的绩效就越好,因而得到激励就越多。而晋升为经理之后,企业考核他们的角度就发生了变化,企业不再考核他们自己做了什么,而是考核他们所带领的团队做了什么。

  经理的唯一价值就是帮助员工成长,而帮助员工成长的最好途径就是绩效管理,就是成为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充分理 解公司的战略目标,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绩效和组织的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在组织大目标的引领下,高效工作,高速成长,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同时实现 自己的价值。

  第二,绩效管理的定位决定了绩效考核指标的操作模式。所以明晰绩效管理的定位是相当重要的,这是理念的认同过程,也是把绩效与战略、公司运营以及经理员工成长相结合的过程,企业必须在操作指标设定之前首先做这个工作。

  第三,这个工作想要做好,有三堂培训课必不可少,分别是:

  目标管理培训、平衡计分卡培训、绩效管理理论与实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