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特殊岗位的绩效考核

特殊岗位的绩效考核

发布时间:2017-05-25编辑:凌伟安

人事行政财务等职能部门,很难找到定量指标,如何设定绩效指标

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成本中心定位模式和利润中心定位模式

成本中心定位一般有三个策略来设置这些部门的指标:

一是设置具体的项目指标(将重点管理改进事务内部立项),通过衡量项目完成的质量/成本/时间/数量来衡量绩效;

二是通过别的部门来评价他们对业务的支持程度来衡量,如设置内部客户满意度、内部投诉次数等。

三是直接与企业整体绩效指标挂钩,如销售目标完成率、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

当然也可以进行内部利润中心进行核算,如将各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参照市场价格进行内部定价如复印0.12元/张;招聘500元/人、培训50元/课时.人、审计3000元/人.天;为企业挽回损失、节约费用也作为企业收入等等;然后将企业投入在该部门的所有成本费用进行统计;考核该部门的“经营”预算完成情况;这需要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企业成本数据较为完善。

对于技术研发等知识型部门,工作成果很难衡量,如何设定绩效指标?

可以通过衡量内部项目研发计划完成情况(项目质量/成本/时间/数量)来衡量、如获取专利数量、年度完成新产品开发数量、新产品平均推出周期等。也可以将技术研发部门的工作结果与市场表现挂钩,如新产品开发成功率(产品销售前六个月销售量达到目标);新产品市场定位准确度、新产品领先度/差异度等"

对于技术研发类的岗位,许多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得到检验,如何考核?

由于工作成果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后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估需要找到变通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评估过程性、效率性指标。这是因为,过程性的、效率性的指标是保证长期业绩的基础,如果过程性指标、效率性指标较好,我们有理由认为有较高的概率可以保证长期业绩也是好的。

另一方面,将评估时间与绩效周期时间分离。既然这类性质的工作其绩效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当前所表现出来的绩效,其实是此前工作的结果。相应的,现在工作的成果,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验证。因而,可以在绩效指标不变的情况下,以当前所能获得的绩效数据评估此前工作的成果,而当前工作的成果,放到未来的时间再进行评估。如此一来,只要总体上有一定的时间跨度,绩效评估也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员工的工作成果。

最后,评估长期业绩,设计相应的长期激励机制,为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取得良好业绩的员工提供高水平的激励。研发工作的真实绩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那么,可以在正常的短周期绩效评估之外,再设计长周期的绩效评估(如一年以上),并设立基于长周期绩效评估结果的激励项目。"

对于项目式的工作岗位,如何进行考核?

项目式工作岗位的绩效评估,应视项目的具体类型采取相应的方式。

(1)对于一个项目横跨多个绩效周期的工作类型,应该同时进行周期性绩效评估和项目评估。这时,应该区分两者的评估重点,其中周期性绩效评估以个人行为、工作规范性评估为重点,属于过程性的评估;而项目评估重点针对项目完成的质量、时间、成本等因素,属于强调结果的评估。相应的,两种方式的评估应该对应于不同的绩效薪酬项目,一般情况下周期性绩效评估对应于绩效奖金/绩效工资,与个人标准工资挂钩;而项目评估对应于项目奖,一般与项目的标的或者相应的延伸变量挂钩。

(2)对于一个绩效周期内包含了多个项目(往往是小规模、短时间的项目)的,以周期性绩效评估为主,各个项目期间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不直接进行正式的评估,而是作为周期内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这种情况下,激励性薪酬以绩效奖金/绩效工资为主,同时,也可以加上基于项目的简单提成。

(3)对于纯项目性的工作(一般是短期工作),其项目周期与正常的绩效周期具有一般可比性的,可以以项目评估为主,不再单独进行周期性的绩效评估。相应的,激励性薪酬的设计也采取项目奖金的形式。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