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平台型绩效管理系统

平台型绩效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17编辑:weian123321

平台型绩效管理系统

     一、绩效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绩效管理落地难题

     我国绩效管理导入初期,其目的主要是打破分配大锅饭,根据考核结果拉开分配差距,实现多劳多得,这种激励方式在初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竞争层面提升,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因为这一模式下无法实现员工能力和绩效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随着绩效管理的引进,各种新理念对传统考核方式带来冲击和提升,但另一个问题则日益严重,“理念天上飘、执行地上爬”比比皆是。比如,理念强调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强调绩效管理是一个闭环的PDCA全过程,但实际执行中落地的主要是期初定目标、终期做考核。虽然这对于按绩效分奖金已经有巨大改进,但过程指导和管理仍然缺失,结果反馈严重不足——理念上的发展无从转化为绩效管理实践落地。

     (二)信息化助力绩效管理落地

     在信息化手段支撑下,这一障碍迎刃而解:

     一方面,将大量繁冗的手工操作交给e-HR系统自动完成,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全面提升绩效管理精细化水平。比如,考核表的分发由系统自动完成,各类量化考核指标可以通过与ERP、CRM等系统开发接口、交换数据,实现自动打分,考核结果自动汇总、计算和分析。

     另一方面,信息化平台增强了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比如,通过员工和经理自助平台,员工在系统中制订工作计划,并与上级互动完成目标修改、确认,上级也通过系统跟踪员工工作进度,最后还可以在线完成绩效结果反馈、制定员工能力提升和绩效改善计划,而且上述绩效管理的全过程都自动在系统内存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下级之间沟通不充分的问题,也提高了沟通过程的流程化和制度化,而全过程数据归档则进一步规避了劳动纠纷风险。

     二、绩效管理差异性催生平台型信息系统

     紧接着,对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大挑战出现了。

     (一)不同企业绩效管理高度差异化

     所谓管理无定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家企业,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高度个性化、差异化的。总体上来说,绩效管理受到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管理者偏好的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绩效管理高度差异化。即使各种特性非常接近的企业,其绩效管理也存在一定差异。

     (二)差异化对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挑战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