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实战 > 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

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

发布时间:2017-06-18编辑:lqy

  随着世界范围人力资源流动的加速,任何一个企业面临的都不是一个封闭的、能够独善其身的“内循环”体系,在人力资本的管理上,企业需要不断借鉴和创新人才管理的实践,经营好“人才”,才能支持和促进业务和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但不同发展阶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特点不一样,创业型企业对人的企业管理是以人情、关系为基础的管理,然后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最后再过渡到主动让权、转变角色的人力资本管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职责定位,从而帮助企业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应对新的经营管理挑战、构建新形势下的组织能力,就成为每个企业领导和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把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聚焦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上

  专业化分工是推动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进步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它让我们在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的每个局部都能做得更好。但是,专业化分工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后果,就是让我们的专业人员变得“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忘记了专业化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专业”,而是让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

  这方面最常见的错误是“专业主义至上”、“工具至上”,以及由此导致的“专业割据”。当更多的注意力被投放在研究如何把专业工具设计得更精致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手段取代目的”、“工具代替目标”的情况。

  企业,作为一个把输入的资源转化为输出的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其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开发、使用、转化的效率,是衡量其经营管理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综合指标。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用来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其决定因素有三个: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

  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就是必须把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员工生产力”,或者说“员工工作效率”)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核心衡量指标。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无法承受低效率的结果。对个人来说,效率是衡量绩效好坏的关键标准,是个人职场竞争力的核心前提;而对企业来说,效率则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因此,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如何充分、有效地整合各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方法和职能,如何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充分发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组合拳”作用,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比如,组织如何再设计、流程如何再优化,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转化;应该设计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什么样的革新项目管理、评估和利益分享机制,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怎么优化集团管控方式,怎么优化组织架构、再造流程体系,从而促进组织协同……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员工生产力”提高的整体最优,而不仅仅是陶醉于某个或某些工具、方法的“先进性”。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