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实战 > HR应该如何激发创造性人才活力

HR应该如何激发创造性人才活力

发布时间:2017-06-04编辑:lqy

  激发创造性人才的活力关乎国家兴旺、关乎企业发展,于国属于国家战略,于企业则是企业战略。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激发创造性人才的活力是全社会的事情,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类社会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创造的结果。创造性人才激活社会舆论和社会环境很重要。只有全社会都关注创造,关注创新,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创造氛围或创新的土壤。

  那么作为一家企业如何激活创造性人才的活力?

  一、建立创新包容的文化

  前几年关于“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的讨论记忆犹新:创造不是复制某某第二。创造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或者是对已有事物或成果的颠覆和否定。创造不能急功近利,创造需要慢工出细活。创新就是从多次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方法。换句话说,在创造的过程中,暂时的失败在所难免。如果没有包容失败的氛围,没有鼓励创新的机制,一遇挫折就有人泼冷水、说风凉话,或者下令停止创造性工作,这样的企业是很难见到创造性成果的。

  创造需要突破,需要颠覆,需要向传统发起挑战,需要向权威说不,如果一个企业等级森严,官僚主义盛行,创造性人才再好的创意都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一个企业必须把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理念纳入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在全公司形成“创新光荣”和尝试创新即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的思想氛围,让创造性人才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创造性人才需要创新的环境和包容失败的文化。

  把创新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就会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创新奖励制度

  我们不少企业都有创新奖励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鼓励吃大锅饭,出了成果部门人员人人分羹,让主创人员体会不到成就感和荣耀。有的只奖主创人员,让辅助人员感到失落,以致其在以后的创新活动中,不仅消极怠工甚至可能设置障碍。更有甚者,所有创新成果都是企业的,创新成果申报专利第一名永远是老板大名,让创造性人才心生不满,最后萌生离意。因此,企业的“创新奖励制度”本身也需要创新。其关键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设立企业创新专用资金,主创人员创意方案经过论证可行之后,其批准使用的专用资金由其支配,项目人员由其挑选。

  2、创新成果奖励明确规定主创人员占60-80%,其余奖励项目辅助人员,辅助人员的奖励由主创人员分配。

  3、获得企业审批的创新项目,即使失败也不追究创新人员的责任,但主创人员必须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制订新的创意方案。

  4、如果创新属于产品开发,新产品销售的前两年,可给予主创人员一定比例的销售提成,一是让主创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回报,二是鼓励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5、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奖励活动。鼓励企业所有人员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改善企业现有产品、质量、技术和管理。虽然囿于企业现有条件,员工有的建议并不能马上付诸实施,但是企业也要坚持给予奖励。说不定某条建议让创造性人才获得灵感,一个新产品或创新就此诞生!事实上,在一些伟大的企业经常有这样的案例产生。奖励合理化建议是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土壤的有效方法。

  三、满足创造性人才的个性需求

  创造性人才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就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敏锐,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甚至独特的行为习惯。企业必须尊重他们的生活规律,让他们在“创造性时刻”不被打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本企业创造性人才的生活规律、行事习惯、做事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创造性工作所需的支持。概括起来,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以满足创造性人才的个性需求:

  1、提供独立的工作环境。

  2、提供灵活的上班时间。

  3、提供创新所需的设备设施和物资条件。

  4、提供创造性人才满意的辅助人员协助,这些人员应该对主创人员的习惯如动作、眼神心领神会,以确保主创人员的思维不被干扰或意图顺利实现。

  5、提供与其创新有关的最新资讯,或者保证其能够最快时间获得所需的资讯。必要时可安排其到企业或世界其他国家参观考察。

  6、解决其家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7、为其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8、包容其在创新过程中的试错行为。

  9、当创造性人才做出成绩的时候,尽量让他们享受聚光灯下的荣耀。

  10、让创造性人才的事迹占据企业文化宣传手册的显著位置。

  概括起来,激活创造性人才的活力除了良好的创新包容文化、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之外,还要满足创造性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让其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