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实战 > 人员选用原则

人员选用原则

发布时间:2017-08-23编辑:湘荣

人员选用方面,德鲁克建议用以下三条原则: 1、仔细思考这个工作,对任职者的要求。 2、为这个工作挑选3个或4个候选人,而不是只决定一个候选人。 3、先和一批熟悉情况的同事讨论有关人选,再决定让谁任职。


德鲁克的以上三条建议,我相信很多企业都在用,算是老套路了。第一条是人力资源里常说的,所谓的素质模型,我们要找到胜任的人,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他的优势。第二条说的是干部体系,在IBM叫做“长板凳计划”,一个人在干活,板凳上还有三个人等着,这三个人都是通过了资格认证的,有能力随时接替干活人的位置。第三个就是评估,所谓360度也好,所谓决策委员会也好,所谓的老板拍板也好。经过以上这三个步骤,再任命的人,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避免了拍脑袋的个人行为,而是成了公司行为。这个被提拔的员工,今后将是公司的人,而不是某个人的人。
不过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本土的很多企业里,人事任命是很敏感的,很多都是暗箱操作,我们不知道老板会用哪个人,我们也不知道老板用人,有哪些标准,我们更不知道老板,为什么会用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我们只是看到用人效果后,一些“在野党们”,有一些八卦的评价而已。尤其是漂亮的女员工,经常出入老板办公室,后来被老板提拔,风言风语就更多了。

对小企业来说,只有30个人,老板一眼可以看到底,老板的评估就是最好的评估,就是相对最公平的评估,就是成本最低的评估。老板不大可能故意任用一个,他不熟悉的人,他无法掌控的人,专业很差的人,或可能给他造成重大损失的人。但对大企业来说,要不是股权分散,看起来没有老板,要不就是老板看不到所有员工,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员工。10000人的大企业,老板怎么可能了解每一个人。然后把每一个人呢,都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呢?所以德鲁克说的这三条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老板的个人行为,避免管理层的个人行为,从而引导员工,看到那是公司在用人,而不是老板在用人。

用人的程序有了,剩下就是操作了。其实企业在用人时,程序要让员工知道,标准也要让员工知道。员工知道,公司要用这样的人,所以我要想在公司升职的话,我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员工知道公司用人是这个程序,所以我没有必要,讨好某个人,我只要符合程序,就有可能上位。

各位看看像不像采购的招标会?首先公布应标企业的资质标准,应标企业购买标书,公布招标程序,应标企业参与竞标,最后或者是直接开标,价低者得,或者是经过招标委员会审核评估,按照实现约定的规则打分。提拔人是不是和选供应商类似?你这个员工出来混,其实就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准备来销售自己,准备“卖与帝王家”,准备卖个高价。

郝志强说:“企业选人和企业选供应商类似,都要确定标准,都要注重流程,都要公开信息。那是不是让采购的兄弟,参与到人力选拔制度的建设中来?其实选女朋友,也是一样。”








  HR有责任推动业绩发展,这就要求HR深入了解业务,如果你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提高业绩。HR的价值体现在对业绩是否有影响力上。IBM的BusinessLeadershipModel模型,左边是战略模块,右边是执行模块,上面是领导力模块。在战略模块中,企业需要对市场了解,有完善的商业计划,明确的战略构想,还要有创新意识,很多企业都在谈创新,关键是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相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规划你的蓝图。很多企业战略制订得很好,但执行却跟不上,战略执行与战略规划同等重要,在执行模块中,需要做正确的事情,拥有合适的人才,适合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这几个模块都是HR的执行重点。企业的美好蓝图是靠组织能力去执行的。IBM最初在业界一直领先,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裁员20万,裁掉了一半员工,这对一个倡导终身雇佣制的企业太不可思议了。当初IBM太成功了,忽略了环境的变化,忽略了客户需求,直到新总裁上任,重新改变策略,一切向市场看齐,重新定义关键客户,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产品等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核心技术可以转让给客户,这样客户对你的依赖性更强,IBM就出售了很多技术给客户,但你的组织能力就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DNA。

  矩阵式架构:顾问+专职+服务

  HR可以在BLU模型战略执行层面中增值。在人才方面,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体的能力和知识,做好人才储备;在组织架构中,好的激励机制十分关键,如果企业论资排辈,那么企业留住的往往是不该留的人,流走的却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另外内部组织氛围、企业文化也很重要,工作氛围对保留员工很关键,是否有内耗,是强调团队还是个人,这都是HR战略执行所考虑的重点。2001年IBMHR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HR的客户是不同业务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业务部门,采取矩阵式架构。第一层是人力资源顾问,他们既懂业务,也了解客户需求,可以把客户需求带回来,制订相应政策。第二层就是职能部门,按专业职能来设计,如招聘、薪酬福利等。第三层是人力资源服务中心,20人服务于6000多名员工,员工可以进行自助服务,还可以通过系统把问题带到服务中心,一般情况下保证5分钟有明确答复,解决不了的问题将转到顾问那儿去。这样,HR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对业务有关键影响的事务上去。在人才管理当中,是否有正确的人力资源模式,需要计划你的人力资源,关键岗位和技能,战略制定以后,对客户产生关键影响的核心团队就必须用正式雇员,而有些工作可以外包或找到替代者,则可以不用正式雇员,采取GR(全球资源)或BPO(业务流程外包)形式。组织文化中的重点是沟通渠道、有效的流程、授权、职责分明、团队和回报系统。IBM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中强调必胜的决心,包括行业洞察力、创新思维、达成目标的坚持;快速执行的能力,包括团队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直言不讳、坚决果断;持续的动能,如组织建设能力、教导指引、奉献精神;领导力素质的核心特质是对事业的热诚与追求。对HR来说,成功执行公司战略必须具备业务积累、客户管理、组织诊断、资源配置等核心素质,同时需要具备专业支持业务战略、快速决断能力、有效沟通、灵活运用工具等基本技能。








  HR有责任推动业绩发展,这就要求HR深入了解业务,如果你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提高业绩。HR的价值体现在对业绩是否有影响力上。IBM的BusinessLeadershipModel模型,左边是战略模块,右边是执行模块,上面是领导力模块。在战略模块中,企业需要对市场了解,有完善的商业计划,明确的战略构想,还要有创新意识,很多企业都在谈创新,关键是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相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规划你的蓝图。很多企业战略制订得很好,但执行却跟不上,战略执行与战略规划同等重要,在执行模块中,需要做正确的事情,拥有合适的人才,适合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这几个模块都是HR的执行重点。企业的美好蓝图是靠组织能力去执行的。IBM最初在业界一直领先,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裁员20万,裁掉了一半员工,这对一个倡导终身雇佣制的企业太不可思议了。当初IBM太成功了,忽略了环境的变化,忽略了客户需求,直到新总裁上任,重新改变策略,一切向市场看齐,重新定义关键客户,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产品等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核心技术可以转让给客户,这样客户对你的依赖性更强,IBM就出售了很多技术给客户,但你的组织能力就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DNA。

  矩阵式架构:顾问+专职+服务

  HR可以在BLU模型战略执行层面中增值。在人才方面,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体的能力和知识,做好人才储备;在组织架构中,好的激励机制十分关键,如果企业论资排辈,那么企业留住的往往是不该留的人,流走的却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另外内部组织氛围、企业文化也很重要,工作氛围对保留员工很关键,是否有内耗,是强调团队还是个人,这都是HR战略执行所考虑的重点。2001年IBMHR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HR的客户是不同业务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业务部门,采取矩阵式架构。第一层是人力资源顾问,他们既懂业务,也了解客户需求,可以把客户需求带回来,制订相应政策。第二层就是职能部门,按专业职能来设计,如招聘、薪酬福利等。第三层是人力资源服务中心,20人服务于6000多名员工,员工可以进行自助服务,还可以通过系统把问题带到服务中心,一般情况下保证5分钟有明确答复,解决不了的问题将转到顾问那儿去。这样,HR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对业务有关键影响的事务上去。在人才管理当中,是否有正确的人力资源模式,需要计划你的人力资源,关键岗位和技能,战略制定以后,对客户产生关键影响的核心团队就必须用正式雇员,而有些工作可以外包或找到替代者,则可以不用正式雇员,采取GR(全球资源)或BPO(业务流程外包)形式。组织文化中的重点是沟通渠道、有效的流程、授权、职责分明、团队和回报系统。IBM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中强调必胜的决心,包括行业洞察力、创新思维、达成目标的坚持;快速执行的能力,包括团队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直言不讳、坚决果断;持续的动能,如组织建设能力、教导指引、奉献精神;领导力素质的核心特质是对事业的热诚与追求。对HR来说,成功执行公司战略必须具备业务积累、客户管理、组织诊断、资源配置等核心素质,同时需要具备专业支持业务战略、快速决断能力、有效沟通、灵活运用工具等基本技能。








  HR有责任推动业绩发展,这就要求HR深入了解业务,如果你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提高业绩。HR的价值体现在对业绩是否有影响力上。IBM的BusinessLeadershipModel模型,左边是战略模块,右边是执行模块,上面是领导力模块。在战略模块中,企业需要对市场了解,有完善的商业计划,明确的战略构想,还要有创新意识,很多企业都在谈创新,关键是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相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规划你的蓝图。很多企业战略制订得很好,但执行却跟不上,战略执行与战略规划同等重要,在执行模块中,需要做正确的事情,拥有合适的人才,适合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这几个模块都是HR的执行重点。企业的美好蓝图是靠组织能力去执行的。IBM最初在业界一直领先,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裁员20万,裁掉了一半员工,这对一个倡导终身雇佣制的企业太不可思议了。当初IBM太成功了,忽略了环境的变化,忽略了客户需求,直到新总裁上任,重新改变策略,一切向市场看齐,重新定义关键客户,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产品等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核心技术可以转让给客户,这样客户对你的依赖性更强,IBM就出售了很多技术给客户,但你的组织能力就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DNA。

  矩阵式架构:顾问+专职+服务

  HR可以在BLU模型战略执行层面中增值。在人才方面,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体的能力和知识,做好人才储备;在组织架构中,好的激励机制十分关键,如果企业论资排辈,那么企业留住的往往是不该留的人,流走的却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另外内部组织氛围、企业文化也很重要,工作氛围对保留员工很关键,是否有内耗,是强调团队还是个人,这都是HR战略执行所考虑的重点。2001年IBMHR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HR的客户是不同业务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业务部门,采取矩阵式架构。第一层是人力资源顾问,他们既懂业务,也了解客户需求,可以把客户需求带回来,制订相应政策。第二层就是职能部门,按专业职能来设计,如招聘、薪酬福利等。第三层是人力资源服务中心,20人服务于6000多名员工,员工可以进行自助服务,还可以通过系统把问题带到服务中心,一般情况下保证5分钟有明确答复,解决不了的问题将转到顾问那儿去。这样,HR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对业务有关键影响的事务上去。在人才管理当中,是否有正确的人力资源模式,需要计划你的人力资源,关键岗位和技能,战略制定以后,对客户产生关键影响的核心团队就必须用正式雇员,而有些工作可以外包或找到替代者,则可以不用正式雇员,采取GR(全球资源)或BPO(业务流程外包)形式。组织文化中的重点是沟通渠道、有效的流程、授权、职责分明、团队和回报系统。IBM的领导力素质模型中强调必胜的决心,包括行业洞察力、创新思维、达成目标的坚持;快速执行的能力,包括团队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直言不讳、坚决果断;持续的动能,如组织建设能力、教导指引、奉献精神;领导力素质的核心特质是对事业的热诚与追求。对HR来说,成功执行公司战略必须具备业务积累、客户管理、组织诊断、资源配置等核心素质,同时需要具备专业支持业务战略、快速决断能力、有效沟通、灵活运用工具等基本技能。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