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黑板报 > 中学黑板报 > 中学地球日黑板报素材

中学地球日黑板报素材

发布时间:2017-04-16来源:黑板报大全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最初的地球日选择在春分节气,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阳光可以同时照耀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上,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早期联合国也在每年的春分举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动。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各地总共有超过2000万人参与了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第45届地球日活动状况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以下简称“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指出,按照“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结合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确定2014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通知指出,地球日是宣传中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从4月20日开始,至4月26日结束。活动周期间,国土资源部将开通国土资源部官方微信,发布《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推介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课堂暨科普展览、守护远古的生命主题展览、世界地球日专家主题论坛、第二届在京高校大学生地球日主题演讲比赛等示范活动。

  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国土资源部其他直属单位,相关学会、协会、基金会,均应按照活动周主题,结合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建设绿色矿山、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内容,向公众宣传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国土资源科学知识,推广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结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中国行动等资源环境相关工作,统筹开展纪念活动。

  通知提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条件,策划开展一项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本地区地学类博物馆、科研机构等科普场所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在活动周期间要免费或优惠向全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国土资源部各重点实验室要在活动周期间举办开放日活动,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最新科技成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采取制作专题节目、开展活动专栏、发送手机短信、实时交流互动、微宣传等多种宣传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