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五一劳动节黑板报

发布时间:2017-04-12 编辑:文力

  伴随着温暖的春风,伴随着和煦的阳光,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不知不觉已悄然而至。下面随YJBYS小编来看看五一黑板报吧。

小学生五一劳动节黑板报

  五一劳动节黑板报内容:为五月喝彩

  五月,我仰首望天,蔚蓝的天空,看到大雁北飞的身影,伴随着堆堆舒卷的白云,悠悠飞过。大雁北飞天将暖,土壤解冻,细雨润物,树木发芽,野草发青。蜜蜂群飞,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

  五月,孩子们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青年人撷下春天里的玫瑰点缀爱的天空;五月,老年人去刚刚解冻的湖面垂钓人生……五月一日,全体人民的日子 ——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劳动带给我们一切,有劳动,才有回报,才有收获!劳动者的贫穷是身无长物,劳动者的富有是精力充沛且体格健壮,因此创造了人丁兴旺、世代繁衍,也创造了舞蹈、诗歌和天堂。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五月,风暖了,雨也柔了,阳光一露,我们心情无比的灿烂。昨天的幸福和悲哀都将被遗忘,因为我们是大雁,理想只能是前方。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就请将热情凝聚成火焰,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熊熊燃烧吧!多情的五月,我记起了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说过,他的画是为劳苦大众而作。我学习先贤,拿起笔画了一张大雁图。北飞的大雁,世间的冷暖都已体会,依然不顾一身疲惫,继续往前追。大雁与朴实的劳动者一样,尝遍人生的甜酸苦辣,依然无畏地前进。让我的画,一首无声的歌,唱出大江东去的气势,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随着北飞的大雁,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小学生五一劳动节黑板报

  五一劳动节黑板报资料:古诗中的劳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十亩之间》是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还有《伐檀》、《七月》等等都是描写古人劳动的诗作,诗里描绘的劳动大多是轻松愉悦的,极具生活情味。诗经其实就是劳动的创造,人们在生活中积累很多的劳动经验,才产生了这些伟大的篇章,同时劳动创造了人,也是人的自身需要。

  劳动在古诗中处处可见。唐人李绅《悯农》中有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教育我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同时,更要珍惜劳动成果。晚唐诗人罗隐有《蜂》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其实是一首寓言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寓意着劳动光荣。

  白居易的五言古诗《观刈麦》这样描写劳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姑妇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面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劳作的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诗中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辛勤劳碌的生活情景,浸透着对劳动者深切关怀和同情。

  庄子书中肯定躬耕劳动,其中《马蹄篇》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织布而后穿衣,耕种而后吃饭,说明了劳动是人类共有的德行和本能。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写自己从事躬耕,而且对劳动的意义提出了新的见解,他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却不营,而以求自安”,也就是说,人人都要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又怎么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呢?

  劳动创造了美,美在劳动中产生。古诗里的劳动是丰富多彩的,从古人的诗韵中,勤劳质朴的人们充满着对劳动热爱,充满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古诗中的劳动,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着快乐,收获着幸福,劳动才了今天的智慧,劳动最光荣。

小学生五一劳动节黑板报

  五一劳动节黑板报:劳动创造世界

  劳动创造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就用植树造林来说,森林是农业的重要保障,森林和树木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和草原,提供农需“四料”(木料、燃料、饲料、肥料)来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植树造林在改造自然、抗御灾害和保障农牧业增产方面,有其他基本建设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不论山区、丘林,还是沙区、平原,因地制宜地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和牧场防护林,大搞“四旁”绿化,都是改善自然条件,保障农牧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特别是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无林少林区,由于没有森林的保障,要彻底改变这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必须大力植树造林,加速绿化。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裸露,缺乏植被,雨水一来,土壤受到冲刷侵蚀。有了森林,就会改变这种状况。林木茂密的枝叶可以截留一部分降雨,松厚的枯枝落叶等地被物覆盖的林地,其吸水和透水性能大大超过荒山荒坡,使大部分雨水渗入土层中,成为地下水,然后分层以不同速度补给到河川里,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加之林木发达的根系能固结土壤,从而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效益。因此,河川上游有森林,就可以涵养水源,清水长流;上坡上有森林,就能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和水库;有森林的地区,不会大雨闹水灾,无雨又闹旱灾。群众深有体会地说:“山上林木多,水土不下坡、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他能吐。”这生动地说明了森林对保持水土、调节水分的作用,森林是水利的源泉,森林之所以像一座大的天然的蓄水库,就是这个道理。

  森林能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减免干旱。降水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此外,在森林区域,夏季上空和地表的温差较小,不容易形成急剧上升的气流,因而减少了产生冰雹的可能性。春秋季节,在森林或林带保护下的农田,气温较空旷地要高,昼夜温差较小,因此空旷地低温达到发生霜冻时,林带保护区域内还没有出现霜冻,从而延长了无霜期,使作物减免霜害。

  劳动创造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看了我这篇作文后也能够多植树造林,为了减少水灾和旱灾,大家就去作吧!这样才能创造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称赞。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