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黑板报 > 小学黑板报 > 小学交通安全主题黑板报

小学交通安全主题黑板报

发布时间:2017-01-19来源:黑板报大全

  交通安全

  儿童交通安全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除了学龄前及中小学教育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普及之外,不少地区也举办了生动的体验教育课程,或修建专业的体验馆,针对儿童或小学生在特定的场馆内,参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以步行者和驾驶者的身份进行体验,从而正确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培养在危险状态下的应变能力。让他们在实际道路上独立进行活动、玩耍中,避免发生交通伤亡事件等。并懂得宣传交通知识。

  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五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天因车祸死亡的有300人左右,每年因车祸死亡的有10万人左右,汽车数量占世界1.9%,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 自1899年发生第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多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截至2013年1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约2.05亿人,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汽车时代”。但是,值得社会关注并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的是,有数据显示,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儿童伤害和死亡率在1985~1999年中,增长了81%。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每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中国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而死亡;77人因道路交通伤害而受伤。中国少年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中国75.66%的汽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39.95%的家长曾让孩子坐 在副驾驶位置;而43.12%的家长选择在乘车时怀抱儿童;10.05%的家长则认为安全气囊能有效保护儿童。《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作者陈辉表示,这些 都是交通事故中儿童受到重大伤害的主要原因。陈辉建议,政府部门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儿童安全座椅具体的使用条件、惩罚条例等,并加大宣传力度。

  安全意识

  很难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但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对孩子的交通安全很重要,因为大多情况下孩子是在家长的带领或嘱咐下完成交通的。学校可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家长接送小孩上下学途中让小孩来提醒家长遵守交规)来提高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从而在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动,家长和子女互相学习和提醒。在没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下,家长应知道叮嘱哪些事项,告诉孩子们在单独时要等到与大人或大龄同学一起过街。

  安全须知

  1、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

  3、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6、不突然猛拐、攀附车辆、双手离把;

  7、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8、不乱停乱放;

  9、不在车辆临近时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10、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11、不追车、抛物击车;

  12、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13、不跨越、骑坐隔离设施;

  14、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15、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转。

  16、车闸不灵时不准上路行驶。

  17、不准撑伞骑自行车、三轮车等。

  1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交谈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19、不乘坐农用车,不乘坐超员车。

  20、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