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微生物论文1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动物微生物》为例,从增强教师人文教育意识、倡导民主的教学形式、挖掘专业课人文内涵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动物微生物》;人文教育;实践

  0引言

  高等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教育部教高[20xx]16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1],但其核心理念仍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现实的高职教育中,因“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更多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升,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变成某种特定职业的专业培训,呈现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片面、考核手段单一等问题[2],对于没有足够课时全面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高职教育,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1增强教师人文教育意识

  《动物微生物》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系统学习教学法,毕业后经过短期的培训成为专任教师[3]。大多数教师认为《动物微生物》讲解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生物,很难与人文联系在一起,人文教育应该是德育课教师的事。由此可见,提升专业课的人文意识,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是关键所在。专业教师应转变思想,不仅要“授业”,更应“传道”,重视对学生职业操守、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意识等的培养[4]。教学实践表明:同时兼有深厚专业知识和拥有良好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强,系统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专业教师有意识地在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

  2倡导民主的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说教方式,这对于传授知识,无疑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道德品质、人文关怀、价值观等这些人文思想的传授,似乎呆板,难以成为学生内心的一部分。对于《动物微生物》的人文教学,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能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充分讨论,如微生物世界有无角色分工?讨论完毕后,再由教师介绍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解纤维素,可提供碳源;而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提供碳源;结合社会发展,得出角色特征不只是人类独享,微生物世界亦万千世界的影子。

  3挖掘《动物微生物》人文内涵

  《动物微生物》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信息,发掘潜在的人文教育资源,并融合专业教育,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获得人文知识[5]。微生物典故是十分有意义的人文教育资源,著名病毒学家汤飞凡的生平简绍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醒同学们喝盒装牛奶的同时,需要感恩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先生发明的享誉全球并沿用至今的巴斯消毒法,1928年弗莱明发现抗生素,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超级细菌”病例多次出现,后抗生素时代已然出现,由此可以引导好加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4推进人文素质考试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考试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考试上,改变单一的书面笔试,推行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社会实践、情景模拟测试、口头表达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深挖内涵,促成学生知行合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动物微生物》的深度融合[6]。

  5结语

  总之,专业教师应加强人文修养并实践于教学中,扭转专业需求的紧张性与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师资队伍的局限性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广播性、课程设置的断联性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纵深性之间的矛盾,在加强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熏陶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回归教育本性,培育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9):43-44.

  [2]范红.高校人文教育的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xx(9):89-90.

  [3]陈健.论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3):34-36.

  [4]周湘,林海萍,张昕,等.人文教育在专业课上的体现与实践———以一堂《微生物学》的课堂讨论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xx(4):137-138.

  [5]韦义萍,廖海涛,常维纬,等.《病理学》理论教学中人文教育切入点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9(3):25-27.

  [6]杨永丽,王瑾,盛文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中国医学伦理学,20xx,30(8):1018-1021.

微生物论文2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促进医学领域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由于微生物学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具有内容宽泛、概念性较强,不易被人理解等特点,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这也不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作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弥补了知识课堂的不足,对夯实学生理论、培养学生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概念性知识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呈现,其有趣的操作经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还是知识创新的摇篮,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研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可谓硕果累累,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审时度势、顺势而行,相继开设了医学相关专业包括生物制药、临床医学、药学制剂等,同时扩招使得生源数量增加,既满足了国民教育需求,又满足了经济市场需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经实际调研发现,部分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欠佳,与经济市场需求脱节,改革完善势在必行。其中,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了其多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素质、教学环境、工作体系等。有些院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建设投入与学生需求不成正比,导致实验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而相关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渗透不足,忽视了学生教育主体性,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足,单纯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完善路径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提出了以下几种完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加大投入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主导者,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效。首先,全校教职工应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参与相关建设当中。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规模等实际情况,加大实验教学建设力度,投入所需的设备、技术等,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则应该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时间,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程研究上,力争在有限课时内向学生传播更多知识理论,培养其全方位能力。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丰富其专业知识和提高其业务能力,促使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而使之提供更好教育服务。在夯实各级领导工作的基础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取得更大成绩。

  2.2 整合资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扩招在满足大众教育需求的同时,承担着生源质量下降造成的压力。根据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原则,高校应在把握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依存性的基础上,客观承认并接受学生个性存在差异的事实,合理选择实验教学项目,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并提出不同目标要求,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几个阶段开展工作,采用逐级递增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既要保证其充分掌握基础实验技能、测量方法,又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探索性。除此之外,高校还需在不断探索中,找到经典实验内容与现代科技最佳结合点,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契合,从而保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以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如此,在全面、先进知识的武装下,医学微生物学学生将在激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43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

  2.3 创新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下,高校教育致力于突破创新,并取得了不凡成绩。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影响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创造了有利时机。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视觉信息占83%,听觉信息占11%,加强视听效果将更有利于人们知识信息获取。而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呈现给用户更加丰富、便利的信息体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设备,创新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信息传播途径,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重新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以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由此引出提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进而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现有教学条件无法实现的医学微生物实验项目,从而保证教学深度和广度。

  2.4 完善评价

  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其实效受评价机制在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全面、整体、积极地评价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应结合社会需求、课程要求,实现形式多样化、目标多元化,真实反映实验者能力及水平。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目标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两个部分。在理论知识教学考核方面,高校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感受,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同时保证深度和广度,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理论知识教学工作。而在能力素质考核方面,高校应选择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实验、报告等系列工作,侧面反映他们能力素质上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予以指导训练。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

  3 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该文做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持续关注此项研究,全面分析时下不同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深刻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出更多完善意见或建议,从而促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优化发展,使之成为更多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

微生物论文3

  摘 要:微生物冶金是指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的作用下将矿物中的金属以金属离子的形式溶解到溶液中。微生物冶金相较于传统冶金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实践的例子,而且其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就目前该技术的发展进展以及应用进行一些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冶金;矿物开采;冶金技术

  1 引言

  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现有的矿石资源不断被消耗在可预见的未来矿产资源的短缺必然是限制工业发展,进而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之一。经过人类的大力开采,全世界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呈现原矿品位低,矿资源难处理的态势,这就对传统的冶金技术提出了挑战。而微生物冶金技术能突破传统冶金方法无法利用低品位矿、尾矿、金属共生矿等难处理矿的限制,已经在冶金领域包括回收低品位矿产中的金属、预处理难处理的矿石、对三废的治理等方面,显示出具有明显优势的应用前景,同时与传统的冶金技术相比,微生物冶金对环境更加友好,工艺流程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以及耗能更少。

  2 微生物冶金

  根据微生物在金属冶炼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微生物冶金技术:微生物浸出、微生物氧化、微生物分解。微生物浸出是指使用含有微生物的溶剂,利用特定微生物独有的生理生化作用,溶解矿石中的金属,并将其富集起来的湿法冶金技术。生物氧化是对包含金属的难处理的载体矿物进行预氧化,是其中的金属更容易解离出来的技术。例如很多难处理的金矿,需要被冶炼提取的金属金以特殊的方式被包裹在黄铁矿、砷黄铁矿等载体硫化矿物之中,而用传统的冶金技术很难将其中的金提取出来,而通过微生物氧化的预处理,可以为下一步酸浸出创造条件,易于金的提取。生物分解技术主要应用在铝土矿中,微生物代谢可将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生成碳酸,碳酸会进一步加速碳酸盐的分解。这三种技术中应用最广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微生物浸出技术。

  2.1 微生物冶金的菌种

  应用于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微生物多为杆菌能生长在普通细菌无法生存的酸性矿坑水中,它们通过摄取环境中的无机物来合成自身组织,利用对矿石中硫、铁的氧化获得的能量来促进物质的合成。矿石中中金属自然溶解的速率很慢,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速率可以提高105倍。目前已知的参与微生物浸出的细菌种类有20多种,其中主要的是如下几种:

  (1)氧化铁硫杆菌:是目前在铜矿浸出中最常用的菌种,是一种自养微生物,生存环境的pH值在2~3,能在酸性矿坑水中生存,主要生存于含硫的温泉和矿石、含金矿石等之中。通过氧化铁和硫获得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推动自身所需有机物的合成。(2)硫化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在火山口、硫化矿中均有发现。(3)氧化嗜酸古菌:不是细胞,属于古细菌,一种自养微生物,生长生存所需的能量可通过氧化硫、亚铁和硫化物来获得,2~3是其最适生长的pH值范围。(4)氧化硫杆菌:存在于硫和硫化物矿石之中,可以氧化亚铁至高价铁,也可以氧化硫以及一些还原态的硫化合物,最适生长pH值为2.0~2.5。(5)微螺球菌:在黄铜矿矿堆中广泛存在,不能氧化硫及其还原态化合物,能氧化亚铁离子以及黄、白铁矿。生长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2.5~3.0。

  2.2 微生物浸出的机理

  目前关于微生物浸矿的机理研究主要有如下三种:

  2.2.1 直接作用

  微生物浸矿的直接作用是指微生物吸附在矿石表面,通过体内的硫、铁氧化物酶直接氧化硫化物,使金属溶解在酸液里。其过程包括:微生物通过静电力等物理吸附或者通过一层黏膜来化学吸附在矿石表面、氧化二价亚铁离子或者硫元素以及低价态硫化学物获得能量、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透过细胞壁与细胞呼吸所需的氧结合。

  2.2.2 间接作用

  研究认为,微生物在分解矿石成分中氧化生成在Fe3+在浸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微生物浸矿的间接作用。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代谢产生的硫酸鐵和硫酸作用于矿石中的化合物,起到溶解出其中金属的效果。这种作用主要包括氧化产物与矿石成分发生络合反应、氧化还原产生的Fe3+以及其他物质与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产生的无机酸或者有机酸溶解金属化合物。

  2.2.3 原电池效应

  当需浸出的矿产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矿物体系构成且同时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多种物质之中彼此存在电位的高低,这样与电解质一起构成了原电池,电位高的充当阴极,电位低的充当阳极,电子从低电位向高电位发生转移形成电流。原电池形成会加速矿物的氧化,而微生物的存在会强化原电池效应。

  2.3 微生物冶金的工业

  目前的微生物浸出工艺主要有如下几种:

  (1)堆浸法:该法广泛应用于浸出各种尾矿、废矿中的金属,通过从矿堆上方喷淋酸性浸矿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浸矿溶液自上而下经过矿堆,与矿堆中的化合物接触发生反应。该方法的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处理尾矿、废矿、贫矿。但其堆浸所需的时间是由矿物中成分所决定,有可能出现堆浸时间过长的问题。(2)槽浸法:槽浸法是将矿料放在搅拌槽中,加入浸矿溶液,使整个浸出过程在搅拌槽中完成。该法的优点是浸出周期短,金属的回收率高,浸出的条件容易控制。但同时该法对需对浸出的矿石进行预处理,严格控制矿石的直径,而且对设备要求比较高,生产成本高,一般用来处理高品位矿石。(3)就地浸出法:该法用来处理低品位难开采的矿石。直接在矿体中实施,设计开凿浸出液通过的通道,将浸出液灌注入通道,抽至地表面进行回收。该法省去了采矿的步骤是一种直接回收金属的浸出法。

  3 微生物冶金的应用以及特点

  目前微生物冶金技术可应用在多种金属的几乎所有硫化矿的浸出中。在国外,微生物浸出的方法提取矿石中的铜和铀,以及对砷金矿的预氧化已经应用到产业化生产中。endprint

  在铜的冶金中,生物提取出的铜的总量约占世界总的铜提取量的25%,在美国、智力、澳大利亚等国家,微生物冶金提取铜已经是一项产业化的生产技术,在我国铜矿资源相对匮乏,貧矿较多,矿体中多含复杂金属,由于国内的铜矿的原矿品位低,精矿品味偏低,适合微生物浸出法进行金属的冶炼。目前我国已经在江西德兴、紫金山铜矿、中条山铜矿峪矿这三个矿使用微生物浸出法进行金属冶炼。

  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今年来是世界各国重点开产的金属。加拿大、葡萄牙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生物浸铀法对铀进行开采,而后美国、西班牙等国也相继开展了生物浸铀。我国目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物浸铀,从菌株选育、工艺流程优化等方向对生物浸铀技术进行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

  对于金的开采,通过生物氧化技术对金矿矿石进行预氧化能显著得提高金的回收率,国内外目前已建立多个生物氧化提金厂。

  传统的冶金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反应条件而微生物冶金的条件更加温和,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低,生产成本低而且生产过程易于控制。在处理废矿、尾矿、贫矿上具有优势使得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而且生物冶金使用的浸出液易于运输,具有应用广的特点。同时,生物冶金中使用的浸出液可以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对矿石的预处理要求比较都,具有节能环境友好的优点。

  4 影响微生物冶金的因素

  4.1 菌种

  目前应用于微生物冶金的菌种有20多种,不同菌种对同一金属矿,以及同一菌种对不同的金属矿的适应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手段进行驯化过后的菌种比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菌种的冶炼效果要好很多。而通过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等手段对冶金技术中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提高其在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效率,也是目前微生物冶金的一个方向。

  4.2 矿石特性

  矿产本身的化学组成是影响微生物浸出的一个关键因素,矿石中某些金属元素的溶出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繁殖。矿石成分的电位差对浸出效率也有一定影响。矿石中某些元素的溶出会改变酸溶液中的pH值。此外,矿石粒的大小也会影响浸出效率,当矿石粒较小时,其比表面积较大,更有益于与微生物的接触,增加了浸出的反应表面积,但如果矿石粒过小对于堆浸法而言,会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以及溶液的渗透,从而影响浸出效率。

  4.3 温度、pH值以及离子浓度

  不同的浸出菌对温度的耐受度不同,中温菌只有在温和的温度下才能发挥作用,当温度高于45摄氏度时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影响甚至会死亡。而极端嗜热菌能在65摄氏度以上的条件下正常生存,并有很高的浸出率。同样,不同的微生物有最适的生存pH值,一般浸出菌的最适pH值低于3,同时pH值对金属在溶液中的存在有很大影响,当pH值大于7时,金属会形成沉淀。浸出的浸出离子强度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离子浓度过高时会不利于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代谢以及矿物表面的微生物密度。

  5 展望

  微生物冶金这项技术早已存在,其本身具有很多传统冶金技术没有优势,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项技术目前依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目前浸出所用的微生物的适应性普遍较差,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够大,可以通过生产工程菌来改善微生物的氧化能力;对冶金的反应设备进行改善,提高微生物浸出的效率以及优化生产工艺;研究微生物冶金工艺中的热力学、电力学以及微生物生长曲线为进一步改善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微生物冶金是目前全世界着力发展的冶金技术,和国外相比我国发展起步晚,但研究进程较快,相信不久的将来微生物冶金能在国内外的冶金工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亚,叶茜.微生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J].矿业工程,20xx,4(2):49-51.

  [2]周洪波,毛峰,王玉光.嗜酸微生物与生物冶金技术[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xx,34(2):269-276.

  [3]吕飞龙,李江.微生物冶金在矿物开采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xx(5):131-133.

  [4]李宏煦,王淀佐.生物冶金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J].有色金属工程,20xx,55(2):58-63.

谈在微生物实验课上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的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30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摘要:无菌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无菌技术基于无菌观念。微生物实验与无菌操作关系密切,如能在护理技术课开课之前,利用微生物实验资源,通过恰当选择实验项目、使学生建立无菌观念并在实验中通过规范的示教和带教及多种考核方式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对提高其无菌操作技能非常重要,为护理技术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课;护生;无菌观念

  无菌操作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它贯穿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是每个护生必须严格遵守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另外,护士作为医院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群,有太多的操作机会遭致感染。如在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前,护生就具有了较强的无菌观念,那对今后的护理工作非常有益。也可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感染。无菌技术基于无菌观念。但无菌观念的培养并不容易,靠单纯记忆和模仿是很难达到的。如何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提高无菌操作技能,不仅是护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重点。

  微生物实验项目与无菌操作联系密切,在各项操作中均能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并且微生物开课在先,是学生最先接触无菌技术的课程,如果能充分利用微生物实验资源,建立并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对提高其无菌操作能力非常重要,也为护理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今后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恰当选择实验项目

  微生物实验项目种类繁多,虽各项实验均蕴涵无菌操作技术,但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护理专业的特点,选择开设了一些更利于护生无菌观念培养的项目。如革兰染色、空气中细菌的培养、细菌的接种技术、皮肤消毒实验、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检测等。这些实验项目,不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微生物不但在自然界分布广范,在人体表也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不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如皮肤不彻底消毒、在配药、点滴时不戴口罩,皮肤和口腔中的细菌就会导致药物污染、伤口感染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革兰染色和细菌的接种技术两项试验包含了多种无菌技术,是培养学生无菌观念,强化无菌操作的最好项目。

成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19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以下是“成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为了改变成人 教育 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现状,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层次 应用 性人才的目标,我们从成人医学教育固有的特点和 规律 出发,对成人教育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 内容 和 方法 、实验教学、考核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之符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实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成人医学教育;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for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bstract:To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follow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on spirit of schooling and educational model,to raise teaching quality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to culture high-level skilling persons. Teaching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has to be revolutionized.In view of the characters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has explored the idea on the reform of student supervising system,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ways,experimental teaching,examination ways,in order to be in line with practical works,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and to ele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vel,work skills and creativity.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标签:参考文献 时间:2021-04-14
【yjbys.com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靖,周玉林,关杰.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66~1771.
[2] 祝伟,何冬兰.浅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180~182.
[3] 张雪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成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71~3272.
[4] 马红梅.以学生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生物学杂志,2010,27(1):102~104.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p#分页标题#e#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双语教课论述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7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1.1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沉浸型双语教学、维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和任务型双语教学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虽然基础较好,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热情,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较差,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很多比较抽象,因此,若大力度进行英语训练,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应以专业知识的教学为首要任务,并以专业课堂为载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与生活、学习相关的任务型双语教学模式,将双语授课从被动的翻译形式转变为主动的接受和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体验,加强运用英语解读并表述专业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查找阅读科技文献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专业知识的英语交际能力。

  1.2教材的选择教材的选择遵循“以中文教材为主、原版教材为辅”的原则,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周群英教授主编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中文教材,这本书较好地处理了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微生物在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超微生物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与物质循环、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等,同时选择科学出版社出版的“BrockBiologyofMicroorganisms”(11thedition)作为外文教材,该书是美国优秀的微生物学教材,自1970年第一版起已有42年的历史,它以新颖、先进、严谨的内容,丰富精美的图片,启发式的知识结构和巧妙的构思,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被誉为“生命科学名着”。这样选用教材,既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又能让学生开拓视野,汲取外文教材中的精华,也为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2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60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不进行微生物检验,根据医生的观察和临床经验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实施相应的治疗,比较两组腹泻患儿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腹泻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微生物检验对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明确患儿的临床诊断和实施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策略近

  几年来,因患有感染疾病而就诊的患儿逐渐增加,而对患儿给予一定的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患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质量控制情况[1,2]。本文对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住院时间8~30d,平均住院时间(15.78±10.84)d。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6±3.3)岁;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5±3.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有关微生物环境工程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20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1微生物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对于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三大类,在进行处理污染物时,可以单独使用某种方法,也能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由于化学法和物理法的投资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因此,常使用生物法进行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系统中的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来转化、降解污染物,达到污染物处理的目的,生物法具有污染物处理速度快、效率高、消耗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环境处理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1、1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堆肥、填埋、焚烧、发电等,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这种方法的处理时间比较长,并且处理量比较小;垃圾填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填埋的垃圾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而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引起二次污染,同时还有可能引起火灾隐患;因此,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垃圾发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逐渐被研发出来,这只给技术是先经过筛选,将可以回收的资源进行回收,然后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或者好氧发酵,并收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充分发酵后的垃圾能当做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这种处理方法的处理量,能自动控制发酵过程,并且发酵形成的肥料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1、2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实证统计分析论文

标签: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重症感染初始不适当或延误的抗菌治疗可能会增加病死率[1],而感染病原体的确定是正确选择抗菌药物的关键,也是初始经验性广谱抗菌治疗后成功实施降阶梯的前提[2]。多项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不规范,尤其是使用抗菌药物之后采样送检将显著降低临床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和准确性[3-5],从而为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了医院内重症感染患者,本文以直接从ICU病区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原微生物送检现状,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深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病区(包括中心监护病区、急诊监护病区、外科重症监护病区和脑科重症病区)直接出院的所有病例,不包括从ICU转出到其他病区的病例。共有出院病例841例,其中男572例,女269例,年龄(60.0±17.8)岁;其中443例(52.7%)在入住ICU时有确切感染证据并在当日接受抗菌治疗,其中269例(60.7%)接受初始广谱抗菌治疗(联合用药或者单独使用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其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按照2012版浙江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界定),包括初始联合用药159例(59.1%),初始使用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185例(68.8%)。

  1.2资料收集

  采用回顾性调查,从病案系统调出上述出院病例的归档病历,从病史、医嘱、病程分析记录、检查和检验结果等,收集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基础资料、感染情况、初始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微生物标本采样、病原检测结果等,抗菌药物用药执行时间和微生物标本采样时间均采用手持式掌上电脑(PDA)扫描记录,精确到分;微生物标本送检信息和病原检测结果从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按病案号搜索查询。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完善路径探究论文

标签:医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促进医学领域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由于微生物学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具有内容宽泛、概念性较强,不易被人理解等特点,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这也不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作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弥补了知识课堂的不足,对夯实学生理论、培养学生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概念性知识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呈现,其有趣的操作经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还是知识创新的摇篮,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研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可谓硕果累累,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审时度势、顺势而行,相继开设了医学相关专业包括生物制药、临床医学、药学制剂等,同时扩招使得生源数量增加,既满足了国民教育需求,又满足了经济市场需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经实际调研发现,部分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欠佳,与经济市场需求脱节,改革完善势在必行。其中,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了其多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素质、教学环境、工作体系等。有些院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建设投入与学生需求不成正比,导致实验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而相关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渗透不足,忽视了学生教育主体性,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足,单纯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在国际化视野下的教学改革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近年,我国大学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合作平台,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审时度势,确立了“国际合作办学”的重大发展战略。2011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正式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联合培养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其中,微生物学课程是联合办学项目中的互认学分课程,而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课程改革既可满足国际合作办学的目的,也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一、改革教学内容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之所以能在高等院校中立足,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培养过程也更加科学合理,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方便、全面的教育资源。因此,想要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有所发展和创新,首要注重的就是整合人才的培养方案。每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有所不同,人才培养方案需灵活多变以满足不同学校的要求。与此同时,又必须整合两校的教学文件,完成课程匹配工作,在引进国外合作院校的先进课程体系的同时与本校的课程对接。 例如:本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时,就从三个方面着手制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一,引进格里菲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除学生在国外学习 1 年的专业课程外,国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格里菲斯大学原版教材,并由外教授课,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国际合作办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其二,本学院专业基础课程与合作院校的合理对接。 为使学生适应国外院校 1 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本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的任课教师就国内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梳理, 使之与国外教材内容相当,并逐步提出双语教学要求, 满足中澳双方教学目标。其三,合理配置公共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微生态学研究论文

标签: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医学领域的发展,医学的各个领域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社会自然环境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医学领域的发展需要,面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从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当中又不断的进行了创新和划分,微生态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推动了医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1 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的关系

  微生态学是这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首次出现是在1977年由一名德国博士VolkerRush提出的,他认为微生态学是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表现,并且他还对微生态下了一个定义:微生态学是停留在分子水平或者细胞水平上的生态学。因此,微生态学是一种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更加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微生态学以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和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范畴的,而为生态学的涉及领域主要在微生态学的结构关系,微生态体系的平衡与失调以及微生态学的防治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与探讨。微生态学是在吸收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创新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学科,而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新陈代新以及遗传进化等自然界生存与繁衍的一门学科,微生物学的最直接应用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关系来促进社会生产需要,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从而不断将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消灭或者改造,从而不断的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服务,微生物学虽然涉及到了生物关系的问题,但是其研究问题的重点是微生物活动和生存规律,而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个生命体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与人类生命生存环境之间某种相互作用关系。生态学是在关系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关系的角度去探索生物、生态以及人类之间的要素联系,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医学认识水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