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类论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教育管理类论文1

  一、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模式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创业教育模式实施的重点。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是:基于专业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战略眼光与创新意识,掌握扎实的管理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能够胜任企业各层次经营管理工作,具备自主创业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创业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

  本文将运用系统的设计思想,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如下:

  1.融合性原则

  即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强化与渗透创业教育,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于一体,最终实现所有大学生接受普及性创业教育,部分大学生接受专业性创业教育,少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

  为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核心应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教学组织要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与专业需要,即“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师现在有什么”,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收集学生反应,并积极做出改进回应。因此,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

  3.实践性原则

  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创业实训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使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创业实践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训、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总体框架

  基于上述总体目标,遵循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从实际需求出发,本文构建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培养思想-培养目标-培养结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逻辑思路,以造就创业型管理者为培养理念,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学生具有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综合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掌握人文素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工具方法知识、拓展性知识、创业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与实训两大教学系统,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设计中详述。

  二、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设计

  (一)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1.课内教学体系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各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创业教育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五大模块,各模块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实现方式如下:

  (1)在原有专业课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模块课程,即开设“创业学”和“企业家研究”、“名师论道”等课程,并通过网络开展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使学生接受创业普及教育。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必修,大一修完,这是学生进入创业实验班的必要条件。

  (2)对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增设创业知识类模块课程,即组织设计、创业战略、风险投资、公司治理、新创企业管理等课程,并通过网络开展系统的创业模拟训练课程。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必修,大二修完。

  (3)大三以后,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可根据兴趣,有针对性地选修创业能力模块(如团队管理、领导力、企业伦理与文化、创业领域专题研究等)和创业实践模块(如创业设计、管理决策模拟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创业能力与技巧,最终实现少数学生自主创业的目标。这些课程一部分列入教学计划,一部分要求学生自修,要求学生在大三、大四修完。

  2.课外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1)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互联系的主要环节,是高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建立适合本专业的创业实训基地,将理论教学过程根植于企业创业实践的土壤之中,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2)强化校企合作。一是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二是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三是探讨逐步建立教学与企业发展之间利益相关的机制,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共同成长等有效方式,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财务、税务代理服务等,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成长。

  (3)开展创业大赛。创业竞赛包括创业计划书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意大赛、GMC国际企业挑战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大赛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4)搭建创业融资平台。把各种创业投资人集聚起来,建立起创业投资基金,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各种互动,使投资者和创业者能够相互了解,以此来解决创业者的资金筹集问题,为资金困难的大学生创业者筹集创业资金。

  (二)创业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应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各种教学方法对不同能力培养的作用程度,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在黑板上生产,在书本里经营,在课程中交流”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实施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及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法。系统整合各种教学方法,使之能有效相互渗透与补充。如应用动态案例教学法,通过创业案例讨论、书面分析报告、角色模拟、课堂辩论等,让学生通过创业案例教学的体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感受和把握创业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业欲望。

  (三)创业教育教学网络支撑平台设计

  建立创业教育教学网络支撑平台,实现对整个教学体系的支撑。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平台,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供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借鉴。平台设有教学模块、创业实践模块、模拟实训软件模块及导师模块、交流互动模块等,通过这些模块的有效组合,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另外,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支撑平台,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置于云平台,实现开放式的网络教育。待条件成熟,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制作成慕课MOOC,实现国际上最流行的大型开放式的网络课堂教学。

  三、结论

  本文运用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形成了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才培养架构。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寻找该学科与创业教育的契合点,并依托于此专业建立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将课外创业实践活动的训练作为辅助教学计划纳入教学过程,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方案的延伸和补充,建立起“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课外实训教学相配套”的创业实践活动教学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管理类论文2

  工商管理的学生对我国的经济栽培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市场经济的的关系很紧密。因此在目前的高校培养人才中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本文从目前国家情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出现现状的原因,最终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本文的额研究对工商管理学生的教育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远远超过毕业生实际的市场需求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只有越来越苛刻才能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供应量继续飙升导致大学生收入降低和就业难的状况加剧。对于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情况而言,形势异常严峻,并且还有大量大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本不具有竞争力,甚至还不如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该情况令人懊恼不已。

  1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教育现状

  1.1 工商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有很多学者已提出来,大学目前的教学模式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重点把握对人才需求的特别培育。有文献曾说高等教育中,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社会需求的因素,工商管理具有日益庞大的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规模,已开设该类专业的学校竟然高达82%。有学者在7年前就已提出,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层次和主要培养类型的热点,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教育特色模式,这样的方式既避免了出现教育雷同,又可以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目前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培养的实践能力都很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实满足市场需求的工商管理类学生应该是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综合高素质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培养出来的实践水平参差不齐,普通院校更不用说要培养国际化的经管人才了。

  1.2 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对于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也是近几年开始火热的话题。因为就业率是评判高校教育质量的其中一个指标之一。大约十年前,当时的那几批大学生毕业后,他们的就业问题慢慢的出现问题且情况愈演愈烈,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上凡是关注此的各界纷纷高度关注此类问题。按照现有的研究,我国的学者对大学生,尤其是工商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顺应三个思路。什么是就业能力理论,如何科学有效的界定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原则、因素等。其次就是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综述和分析,最后通过量表等实证方式对其进行研究。

  2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概念和实际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步骤,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学生满足工业和商业管理需求并没有一个科学可参考的文件或方案。社会主导,也会造成当代大学生素质缺失。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教育有利有弊,比如它导致学生去追求功利和个人利益、过于追大众文化等。目前我国的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阶段,改革必然带来社会发展的一定程度的负效应。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时刻警惕。因为曾经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其中包括工商类的大学生对金钱和权力热于追求,因为工商管理类整天和利润和财富等字眼打交道,过早的认识到财富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整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学校貌似十分重视引进最新的理论和西方经济管理实践经验,再根据学校的情况设置课程或基于国外最新的成果和经典成果修改所学。在人有我无的阶段,我们可使用这种比较原始且投机性的方法,先引进来,在革新。一系列的方式的确推动了我国的工政管理教育水平。但是,事物的发展总不是那么完美,借来的东西当然需要完善。目前的教材有的来源于国外,案例研究也是国外比较经典的案例,但是工商管理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中。首先国外的案例情况在我国,可能因为政策法规和文化不同,不能完全借鉴;其次因为案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它的时效性就有待考代。

  3 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的对策

  3.1 教育理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出现的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的态势愈来愈严重,国家相关的职能机构必须严格限制招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制学校在培养中的成果和质量。学校也要高度重视这类问题,不是大规模招生后对于人才的培养就淡化,相反要培育优质的大学毕业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掌握知识也要注重就业的实际能力需求,找准培养学生的精确定位。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也要下到基层去现场管理,现场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高高在上的学习。

  3.2 优化工商管理类教师团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的深刻哲理。因此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才是高质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保证。高校教师的来源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目前我国211学校的大学教师学历要求是博士学位,普通本科类的学校教师至少需要硕士学历。在高校老师的学历上,基本可以满足教育的资格。但是因为我国的大学生的教师基本上从学校出来后再次进入学校,原本老师自身的社会实践的经验并不足矣支撑有很多的管理经验可以教育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师资队伍。首先是聘请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老师到学校,当然这些老师的受教育水平必须有所保证。其次是聘请业界精英担任学院或课程的客座教授或兼职的教师,让大家实际的感受到真正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养成过程。最后可以给老师们提供实际的企业历练机会。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工商管理类的大学毕业生,除了要高度重视之外,也要国家出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学校出来进行教师队伍的整合优化,整合实习实践资源,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落到实处。

教育管理类论文3

  [摘 要] 收集国内经济管理类CSSCI集刊和教育部基地期刊共25种,依据文献计量经济学和期刊评价学等原理,总结出其办刊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国内经济管理类学术集刊和教育部基地期刊质量的四个方面途径,即加强编辑出版规范建设;建立和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更多地刊发具有原创性或创新性的高质量文章;注重完善专题栏目,使刊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 学术集刊 基地期刊 办刊特征 发展途径

  一、引言

  “学术集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书代刊”,即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它一般具有三个形式要件:①拥有正式的书号,作为图书出版发行;②出版发行具有连续性;③多人多篇。而“基地期刊”则是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由各基地独立主办的正式学术刊物。无论是“学术集刊”还是“基地期刊”都是学术理论成果面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社会科学学者的摇篮。而要实现社科学术期刊的上述价值,就必须不断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和质量。本文以对国内经济管理类的集刊和教育部基地期刊的办刊特征分析入手,从CSSCI的角度探索提高此两类社科学术期刊质量的途径。

  本文分析的对象有经济管理类CSSCI集刊6种、社会综合类1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网公布的经济管理类基地刊物18种,总共25种。其中,CSSCI集刊是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集刊选刊的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确定。而经济管理类基地刊物是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网中基地管理的官方信息而检索得到。本研究主要依据期刊计量经济学和期刊评价学等原理,从期刊的办刊宗旨、办刊力量和刊物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国内经济管理类学术集刊和教育部基地期刊的办刊特征

  1.绝大多数学术集刊和基地期刊的办刊宗旨明确

  从调查的25种集刊和基地期刊看,90%以上的刊物都有明确的办刊宗旨,特别这体现在7种CSSCI集刊上,从集刊的名称到研究内容设计,一直到稿件要求都体现出其明确的办刊宗旨和目的。如北京大学的《中国会计评论》集刊的办刊宗旨就是“秉承学术中立、公正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参照国际规范学术期刊”的管理和编辑工作方式运行。刊物内容涵盖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公司财务、会计师职业道德等领域,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导。还如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院研究所主办的开放性的产业经济专业学术刊物《产业经济评论》,集刊以推进中国产业经济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宗旨,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加强产业经济领域中海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宗旨。

  2.全部学术集刊和基地期刊都借助自己的科研基础和力量进行办刊

  从调查的25种学术集刊和基地期刊看,所有集刊和基地期刊都根据自己已有的研究特色,借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者重点学科,或者优势学科来办刊。如山东大学举办的两个集刊《产业经济评论》和《制度经济学研究》都是借助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在产业经济和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优势来办刊的。武汉大学举办的基地刊物《发展经济学论坛》、西北大学举办基地刊物《西部经济学评论》都依托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绝大部分集刊和基地期刊的栏目设置简洁,同时设置了重点栏目

  从调查的25种学术集刊和基地期刊看,80%以上的学术集刊的栏目设置不超过4个;70%以上的基地期刊的栏目设置不超过8个。相对而言,基地期刊的栏目设置比集刊丰富,每个栏目的载文量比较少,这突出了基地期刊作为期刊举办的特色;而集刊相对而言,其刊载的文章篇幅比较长,载文量多,这符合集刊作为书籍的特色而延续。但无论是集刊还是基地期刊,除了设计一般的栏目外,集刊和基地期刊基本都设置了重点栏目,力求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如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基地期刊《发展经济学论坛》,将发展理论设为重点栏目,每期都出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基地期刊《当代会计评论》,将资本市场会计研究设为常设栏目,加以重点研究。

  4.从集刊和基地期刊的办刊形式来看,刊物名称相对稳定,以半年刊和季刊为主

  由于CSSCI集刊的选刊的原则性强,同时新闻出版署对期刊的管理加强,使得集刊和基地刊物的办刊形式日益固定,至少在刊物名称上是相对稳定。根据调查95%的集刊和98%以上的基地期刊在近五年的刊物名称没有发生变化,栏目也相对稳定。同时作为学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方面,期刊的出版社也极大程度度上影响到集刊的声誉和入选CSSCI的水准,从7种集刊来看,其出版社要么是国家级出版社,如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要么是著名高校的出版社,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要么是在学术界影响比较大的出版社,如格致出版社等。

  从调查的7中集刊来,有5种是以半年刊为主形式,每刊大约在25万~32万字之间,载文数在30篇左右,这保证了集刊的质量;而基地刊物都数以季刊为主要形式,在调查的18种刊物中大约占到了79%,每期载文12篇~15篇左右。

  5.从集刊和基地期刊的组稿来源看,起初立足校内、兼顾外部,但开放性程度日益加强

  从调查的25种集刊和基地期刊的历史寻源看,绝大多数集刊和基地期刊在举办初期依托了自己的研究队伍,进行组稿,但期刊举办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都非常注意吸纳外部的稿源,使之对外程度大大加强,随之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如西北大学举办基地刊物《西部经济学评论》在20xx年创办之初到20xx年之间,其内部稿件达到了65%以上,而现在的内部稿件不足20%。如山东大学举办的集刊《产业经济评论》和由于其影响力比较大,现有外部稿件的比例在92%以上。

  6.从集刊和基地期刊的经费和编辑部人员构成来看,经费充足并相对独立,编辑部人员也比较稳定、分工明确,建立了严格的制度

  从调查的25种集刊和18种基地期刊来看,无论是集刊还是基地期刊,其办刊经费相对充足并且也相对独立,这保证了期刊举办的正常运转;同时,作为期刊的编辑人员,无论是主编还是责任编辑都相对稳定,这保证了相对稳定的高源。依托编辑部,许多集刊和基地期刊都建立了评审专家库,实行匿名审稿制。这既保证了期刊了学术质量和规范,又和外面建立了良好的人际联系。

  三、提高国内经济管理类学术集刊和教育部基地期刊质量的途径

  1.加强编辑出版规范建设

  由于长期以来学术集刊和基地期刊一直是一块缺乏严格监管的刊物“飞地”,所以,以目前国际通行的期刊编辑出版规范观之,它的总体规范建设情况比较差。它们也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作者信息不完全,往往不标列作者的工作单位、基金项目、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2)引文不规范;(3)没有摘要、关键词;(4)没有题目、摘要、关键词等的英文翻译。这表明集刊和基地期刊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2.建立和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科学成果本身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的整体,在成果评价中,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首先要解决的是被评价成果的“质的差别”,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作为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的科学评价标准及评价主体的意向与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分项指标量和详细的定量标准,单凭感性直观进行定性评价,很容易由于评价标准自由度过大而导致评价失去客观性。但评价就是分析价值,价值认定只能由同行专家来完成。因此,最有效率的评价方法就是基于同行专家评议制:(1)建立和完善公正内行的评

  价专家队伍;(2)建立专家信誉评价制度;(3)建立评价专家监督机制;(4)建立学术管理者监督机制。

  3.更多地刊发具有原创性或创新性的高质量文章

  从CSSCI的角度看,鼓励学术创新、刊载有学术影响力的高质量论文是社科学术期刊扩大自己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根据文献计量学研究和SCI(科学引文索引)、CSCD(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引文检索系统的实践都表明, 20%左右的文献可以满足80%左右的文献需要。因此,一个期刊所刊发论文的被引情况从根本上决定了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尽管被引有正引和负引之分,但总的说来,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明它的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于社科学术期刊来说,这意味着要想办好刊物,就必须把学术标准放在第一位,积极组织、刊发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

  4.注重完善专题栏目,使刊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99年2月1日发布试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xx年6月1日修订)指出,栏目可分为综合性栏目(如“大家谈”、“综述”等)与专题性栏目(如“数学科学”、“工程材料”、“红楼梦研究”、“人类学研究”等)。专题栏目具有跨学科性、时代性、探索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它可以整合现代相关学科资料,实现学科交叉,从而产生原创性或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可以使刊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使理论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同时,也可以使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的研究内在统一起来,从而既促进理论的发展,又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因此,专题栏目能够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集中体现办刊方针和编辑思想,从而使期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探究情商教育导向下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论文

标签: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绪论

  目前许多本科高校都十分重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管理水平教育,但忽略了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或管理者,除具有强大的工作能力外还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以高情商妥善安排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以情商教育为导向的管理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学实践教学方法。

  一、实施情商教育导向下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对学生个人而言,拥有高情商的人可以在进入公司后快速适应新环境,对公司的动向和变化有敏锐的感知,并迅速做出改变去适应;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合理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运用自己的情商去号召大家,在关键时刻做好决策;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会碰壁,但高情商的人懂得积极协调大家,做好管理调动工作;要想组织好集体工作,促进工作高效执行,不仅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还要进行良好的情商管理。可见,高情商培养对学生个人素质提升和工作发展而言都十分重要,高校必须重视以情商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

  其次,对学校而言,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尤其是情商教育,对于高校建立完整的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探究出一套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教育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理应提高重视。另外,通过良好的管理学实践教育和学生情商培养,学校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学校赢得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教育实力。

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12-08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一、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模式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创业教育模式实施的重点。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是:基于专业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战略眼光与创新意识,掌握扎实的管理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能够胜任企业各层次经营管理工作,具备自主创业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创业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

  本文将运用系统的设计思想,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如下:

  1.融合性原则

  即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强化与渗透创业教育,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于一体,最终实现所有大学生接受普及性创业教育,部分大学生接受专业性创业教育,少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

  为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核心应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教学组织要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与专业需要,即“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师现在有什么”,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收集学生反应,并积极做出改进回应。因此,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