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中国一个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等因素的作用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成为大学生挥之不去的困扰。综合近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他们对于就业难的原因、解决措施大多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原因;措施

  高校毕业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力军,但随着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自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等因素的作用下,众多刚刚毕业寻求工作机会的大学生倍感困惑。当前大学生就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排斥就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约束就业的格局,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随着1998年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20xx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然而,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大学毕业生约有749万人,大学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学者顾艳霞认为,这种快速教育扩张的方式,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者赵天武认为,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社会需求的变化加剧,供需矛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结构总体上存在着不平衡,社会需求有限、大学生择业要求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逐渐成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个人层面郭庆玲认为,部分大学生个人择业期望值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慢慢改变。学者罗兴社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太陈旧,“精英”人才意识浓厚。学者张朋钊同样认为,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与时俱进。这往往导致他们眼光只盯住工作稳定、待遇好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国有大企业等单位,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者王树岩认为,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没有发散性思维和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观念,他们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

  2、国家层面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其中一个原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使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无疑会使原本依靠于中低端产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模式与经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不匹配,用工市场供需不平衡。换言之,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甘长来认为,国家支持性就业政策不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保障力度不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措施,但没有达到理论上的预期效果。政府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矛盾现象的出现。国家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与有效的信息支持,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机制不健全,导致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政府这方面工作的滞后,致使其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有效服务。

  3、社会层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个人和国家因素以外,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葛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着差距。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重理论轻实践,概念化的教学方法削弱了培养能力的环节,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学科和专业设置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人才培养现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科学性,学生得不到学校全面有效的帮助。覃伟丽认为,各单位对于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受传统社会心理的影响,高学历成为众多招聘单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众多的招聘现场,可以发现很多企业招聘条件中都表示对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优先考虑。唯经验论与唯学历论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扩大,对人才的选拔与聘用更加苛刻,门槛的设置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得其门而不入的重大阻碍。

  三、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路径分析

  1、个人层面学者丁永刚认为,大学生应摒弃非科学的就业观,树立科学的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观。学者任林认为,大学生必须转变“天之骄子”的观念、不盲目追求学历,转变唯“大城市”论,合理选择职业岗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应将自己从“精英身份”端正到“普通员工身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大学生还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去基层,向西部或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等基层地方去寻找工作岗位。提高就业能力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破解严峻就业形势的关键。王亚娟学者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包容、感恩、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心理资本维度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学者赵明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使大学生自身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加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要将所写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国家层面学者余东华认为为了解决就业这个民生大事,国家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双轮驱动”,提升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国家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远来说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学者薛晓峰认为国家应该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政府要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完善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积极的工作。政府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对大学生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就业机制,给大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毫无疑问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3、社会层面学者武佳文认为,高校要从入学时就引导、灌输学生的就业春岁月知识,从个人成才与社会需求两方面引导学生就业。在专业方面,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调整,适时增设新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社会渠道,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黄卫华认为,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冗员,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要求。现在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要想使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突破创新,就需要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调整人才结构,这样才能使企业充满新的生机。企业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从培养人才入手,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简评

  总体上来讲,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也在加深。

  1、研究成就(1)学者们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和客观性。(2)学者在研究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对照国外情况进行比较,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性,研究者有广阔的学术视野。

  2、研究不足

  (1)跨学科研究成果少,大多都从教育学来研究,很少从政治、社会、心理等其他学科进行研究,而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2)研究大多重复,对于问题、原因、对策都有太多相似性,应该拓宽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原来研究上深入研究。(3)学者在研究时会与国外情况进行比较,但只是研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到他们对于问题采取的措施,研究成果有待加强。

  (4)学者研究将普遍现象作为重点,对于特殊情况没有研究,研究缺失特殊性。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大学生、国家、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才能走好就业之路。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2

  论文摘要:该文简述大学扩招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针对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分析框架,并以就业指导问题的探讨为核心,结合相关问题针对就业指导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工作创新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扩招: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一、大学扩招后就业现状简述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而言,种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xx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在经历加入WTO及大学扩招一周年、遭遇“非典”、签署CEPA等重大事件之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关注。9月13日,“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11月7日,20xx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2月1日,“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正式开始并启动网络招聘;12月22日开始,教育部举行“全国大中型企业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周”大型公益活动。12月19日至20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重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路,将“人才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这无疑也为高校人才就业提供了正确的政策指引。

  1.1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大学扩招即意味着学生人数的绝对增加,这也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根据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xx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20.5万人。截止20xx年秋季,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历史性地跨人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规模的大学扩招始于1999年,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我们可以着重关注一下1999年到20xx年的招生情况。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就业也逐渐市场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更加上现有大学学科设置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就业供需的结构性问题、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心理预期过高等原因,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压力逐渐增大,而就业形势也显越来越严峻。

  1.2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鉴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国家、教育部和部分高校也高度重视此问题,组织专家学者从理论做出探讨,并从实践上积极解决。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厦门大学高教研究中心等单位分别承担了国家和教育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点课题,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承担了扩招后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课题,广西等省相关部门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纳人十五规划课题之列。但是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却不多。而现有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多半只是单纯的从就业指导或就业工作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其观点不无道理,但多偏于零散、不成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体系与框架探讨

  2.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与相关主体

  一般而言,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对其原因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和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它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工程。我们认为该问题的研究需要置于社会转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中加以讨论,应该提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大视角,并就研究的框架做出一定的界定,要密切关注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种表现。

  这里,我们可以从问题涉及到的不同主体提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体系与框架。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而该问题主要涉及到国家、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等四种不同的行为主体(当然,不单只这四种),故此我们可以从这几种主要的相关行为主体展开讨论。另外,有两个问题需要做出调整:一是用人单位相关研究涉及到其它的问题大类,在实践中不易纳入变量调控的范畴,相较而言,较有成效的反倒是有关部门针对用人单位行为做出的规定,因此我们只在就业政策问题中涉及它;二是就高校而言,对起后台支撑作用的培养机制和起前台管理服务作用的就业指导做出细分,并分别讨论。

  2.2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体系框架

  基于上面的简述,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体系框架做出以下模型。

  一、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这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该问题的目标。要通过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来最终完成国家投资教育、培养人才、形成人力资本、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流程,同时也实现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充分就业问题主要涉及到就业现状、成因,对策等的总体研究。最终解决的途径常常会具体到以下的某些方面。

  二、就业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是指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集中探讨就业政策的调控作用,并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开展就业政策研究,国家和省部有关部门制订科学的、前瞻性的就业政策。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但仍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三、培养机制问题研究。就是以就业情况为参照,结合各高校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设置情况、学生能力要求以及相应的培养机制做出微调,建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相应的调节应对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四、就业指导问题研究。这里的就业指导是泛指。就业指导对解决充分就业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和机制大致确定的条件下,解决充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就业指导、尤其是高校职能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该问题涉及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如何做出工作创新,实现管理和服务功能,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途径。

  五、就业心理问题研究。主要探讨毕业生在竞争环境下择业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注意就某些有负面影响的就业心理针对毕业生开展教育咨询活动。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作完成,需要促成多个变量的均衡发展。诸种变量交叉作用,最终都会向就业指导工作施加压力,或者说最终结果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就业指导问题在实践上的突破,是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故此,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广义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主体对象,兼顾就业政策、培养机制的讨论,不失为一种较合理的分析路径。

  三、就业指导面临的新情况及解决途径探讨

  3.1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校方的工作压力增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常教学的压力:由于学生投身就业活动、末尾一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部分难以落实,这就产生了教学与就业的博弈;应该结合学校总体战略全盘考虑就业工作。二是就业指导的压力:大批量毕业生就业手续程序化运作的管理控制难度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配备不到位,毕业生就业需求、咨询服务方面的要求增加,社会各界对高校就业越来越关注、期望也越来越高;三是毕业生就业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加大。毕业生心理教育和行为引导有待加强。四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还有待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需要系统化。

  3.2关于解决途径的探讨

  3.2.1系统的解决方案

  就业思路与人才培养类型匹配毕业生就业问题虽然重要,但它是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重大主题的。毕业生就业是一个过于宽泛的论题,讨论最好比较有针对性,就业工作举措也是如此,应该切合不同学校自身实际。目前,主要重点院校大都以“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一些专科院校或职业学校则以培养“一专多能”、实用性人才为主。对于前者,就业显然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诱导力量,但学校有关部门还是有责任教导学生在校期间注意实践能力的锻炼,注意既定培养计划和就业技能方面的协调;而对于后者,社会实践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则显得更加尤为突出。

  同样,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形,结合本校实情和既有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形成高效的解决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体系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就业导向”这一因素。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周济同志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适应加强就业工作的需要,深化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的改革。要形成党委和校长亲自抓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人才需求分析,落实就业的机构、编制和经费,重建学校的管理流程。加强就业指导,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可定期通报各院系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就业指导机构经常向校领导汇报工作,并按时向学校领导提交本年度就业工作的详细分析报告,明确将招生、培养、评估、专业设置等方面同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挂钩,增强老师责任感与紧迫感,以此推动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重视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学校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实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逐步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年级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同时要明确各级权限、职责与义务,推进就业指导机构与院系两级协调管理的工作,建立就业工作理论研究(包括制定研究项目)以及奖励惩罚制度。

  就业指导课要到位。比如中山大学已于20xx年建立与本校就业实际相符合的特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筹备成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将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的教学计划;而早在数年前,在该校管理学院等部分院系,就业指导课就已经进课堂了。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目前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就业难的现实问题,转变就业观念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之一。首先,应该引导毕业生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主要是相对于传播择业技巧的相关知识而言。就业的关键仍然是自己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尤其是引导毕业生调整好就业期望值。这同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行业或专业情况,对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薪酬等各方面的预期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调整和安排。

  再次引导毕业生接触人才市场竞争和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关信息,以实现就业观念的市场化转变,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意识基础。

  搭建信息平台就业信息的畅通和交互是高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高校应该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和流程信息化为原则,建立集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就业供(毕业生电子档案)需(用人单位档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面的就业信息,为就业活动提供基础。

  实现网上招聘签约活动。学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开展网上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高质、安全的沟通平台,并在一定条件下实行网上招聘签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通网络视频功能。技术力量的引进必定会促使既有招聘运作方式的变革。网络视频功能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肯定会逐步发展、完善,并在实际操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加以注意。当然也可与企业合作逐步推进此项工作。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不同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双选平台”。

  拓展多种就业渠道应该密切注意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向,拓展多种就业渠道。其一是增强升学继续深造的宣传,鼓励学生升本、考硕或升博,一方面对较低层次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分流,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培养层次,营造后期就业优势。

  其二是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到中西部人才匮乏的地区就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政策和实施方案,鼓励大学生考虑这种将国家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的发展途径和就业渠道,回贫困地区生源地工作、到农村或者小城镇就业、到其它艰苦地方作贡献。

  其三是按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到私营或民营企业就业。对于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学校积极为其解决落实人事代理的相关事宜,对于短期内有经济困难的,学校允许其户口档案暂放学校。对于到事业单位采用合同制形式就业的专科毕业生,学校要主动为他们解决户口档案人事代理的指标。

  发挥就业区域优势和校友网络优势要鼓励支持灵活就业,开展多渠道的方式联系用人单位。如动员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利用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推荐本校或本院系毕业生,并把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要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联络历年来主要在本校招聘毕业生的重点企业,它们多是与当地区域经济特征有关联的大中型企业,比如珠三角或长三角地区企业集群中的部分单位。要精心组织或配合与之相关的招聘活动,并建立相对独立的用人反馈档案,做好全套服务工作。

  要有国际化的就业指导意识。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区域特征,关注国际市场,寻找国际人才市场与本校人才供给的切合点。比如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大学就受益于粤港澳“CEPA”、“泛珠三角”战略建设等区域发展措施,借助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人才流动需要,鼓励毕业生到临近的香港、澳门就业。充分发挥各地校友会的参与作用,凭借校友会的优势网络,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更充足、更有效的就业信息。

  3.2.2相关保障措施

  实行全程指导学生就业全程指导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而言,是指要从学生大学入学时起就注意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就业指导。比如通过宣传“就业网”、主办发行“就业报”、开就业咨询讲座等方式向在校学生传递就业信息。

  横向方面,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力度,开展就业讲座,接受毕业生咨询;将毕业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如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暂缓就业问题、劳动政策与劳动关系、毕业生离校各种手续办理等内容上网公布,让毕业生加深了解就业的全过程。针对一小部分就业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采取院系老师与毕业生“一对一”的形式,帮助学生就业。

  倡导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早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从人才测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咨询服务、职业规划、择业技巧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上的游戏规则较为接近并且能帮助毕业生规划未来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进入社会实践,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挑选。

  提倡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消费观念随着竞争的加剧,对毕业生而言,就业活动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急躁、烦闷的心态较为常见,极端时候有可能发生争端和急性事件。同时,还受相关群体消费现状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投资也呈增长趋势,有时攀比之风盛行。就业工作应该足够重视并有效引导学生在就业心理、就业消费观念以及其它一些方面形成较为健康的心理。

  注意与“人才流动”相关的教育这主要针对毕业生毁约问题开展的专题性教育。当今社会人才流动加剧,大学生主动意识增强,加之很多学生确系“先就业后择业”,这样毕业生毁约、跳槽现象普遍存在,这给用人单位的人事工作和学校的就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校不能简单的禁止或是放任此类事情的发生,而应该对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并从社会人才合理流动、年青人职业生涯设计等较为广阔的背景来分析和教育学生。

  关注关心暂缓就业的毕业生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都不能仅仅盯着就业率数据做文章,要确实以维护学生利益和关心人才成长为指导。学校需建立完整的毕业生跟踪体系,尤其是对办理暂缓就业、回生源地就业的同学加强各种有效联络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动态,为他们提供最新需求信息,排忧解难,促使他们尽早就业。

  学校妥善为学生办理暂缓就业、新签约手续。让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的进程不受其他环节的影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改变以往阶段式工作的做法,对毕业生在任何时间提出落实单位签约的要求都及时受理,想办法及时派遣。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3

  摘要:大学生就业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然会给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受封建残余思想观念、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群体差异以及大学生滞后择业理念的束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在宏观上打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观念,中观上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微观上铸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与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是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就不存在社会。同样的道理,人是社会的人,离开社会,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之间亦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和谐社会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动力。

  一、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学生时代的生活环境与毕业后的社会环境相比较存在着迥然的差异,大学生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现实与心理上的脱节,他们一只脚虽然已经迈进了社会的舞台,可另一只脚却仍然滞留在校园的狭小空间内。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社会宏观环境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犁深了大学生与其他群体、大学生与整个社会之间的鸿沟,相反,和谐的社会氛围,将会锻造他们的思想,历练他们的精神,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增强他们面对社会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使他们在与整个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填平现实与心理之间的沟壑。

  (二)大学生就业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掌握较高知识和技能的群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是个人进步与成长的需要,更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而大学生就业恰恰为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汇集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迸发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跃进,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会反向作用于生产关系,并再次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从而在和谐社会的范围内不断调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当代当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一)宏观上,打造和谐的社会观念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不只是生产力的发展,更包含着社会观念的进步。然而在今天,和谐的社会观念建设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蔓延;二是封建残余思想对和谐社会观念的侵蚀。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发展、相互推进,和谐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也只有如此,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够在观念上不断消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羁绊。

  (二)中观上,优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此种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正是这些领域的变化催生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变化。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那些以充分就业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或集体企业逐渐被淘汰,相应的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本位,以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私有制企业继之而起,这种变化要求高等教育的就业理念相应的由传统的依附型向竞争型转变。其次,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传统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均衡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向上来。此种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既要以传统产业为依托,又要及时考虑到各种新型产业的兴起。再次,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以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代替劳动力的投入,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此种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既要满足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需要,又要使大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微观上,铸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新型人才

  技术的不断革新,全球化的蔓延以及市场经济的渐次推进,使得企业在参与国内或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早已将生存、竞争、发展的理念纳入到自己的视域之中。因此,企业在为自身寻找和配置资源时,势必秉持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必须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修炼扎实的实践技能。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唯一手段,它是认识的源泉,它可以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循着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途径不断发展。实践丰富了认识,认识指导着实践,因此实践不仅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作为一种能力,它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的重视。第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错误的择业观念是导致大学生择业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前大学生的这种观念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符;二是与他所处的就业环境不符;三是与用人单位的雇佣理念相悖。因此摒弃观念上的积弊、调整择业心态就成了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前提。首先,国家定期出台的就业方针和学校发布的相关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及做出的选择要以此为依据。其次,不同环境下以及同一环境下不同时期内,人们的择业理念会有所变化,大学生在跨区域或较大的时间范围搜寻工作的时候,要留意周围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并择善而从之。再次,不同规模以及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单位在录用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了增添成功就业的筹码,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企业,考察其背景、企业文化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大学生只有不断的完善和转变自我,不断的革故鼎新,才能够克服就业路上的种种羁绊,最终步入事业和人生的坦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少孚、李玉峰.和谐社会视阈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69.

  [2]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xx(5):7.

  [3]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97—198.

  作者:李宁 单位: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