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村官上官仕青让村变美了

发布时间:2017-10-22 编辑:文帼

  有这么一位村官——山东大学生村官上官仕青,他让村变美了,具体详情请往下看!

  山东大学生村官上官仕青让村变美了

  几年前,大学生村官上官仕青怀揣着奉献基层的梦想,踏上了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三井村的土地。这个村背依马陵山,干旱缺水、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十里八乡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不饱、穿不暖,嫁女莫嫁三井汉”。这个村不但穷,还特别乱,派系斗争很激烈,村里书记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经过上官仕青的努力,该村一跃成为全县的文明村、富裕村。

  “泥水路”变成“水泥路”

  “干如焦渣湿如胶,不干不湿甩不掉”,是三井的真实写照,什么时候能把“泥水路”变成“水泥路”,成为老百姓朝思暮想的期盼。听说上级有“户户通”政策,上官仕青就申请争取政策倾斜。

  但真干起来,乡亲们却不买账了。因为修路得拆厕所、得清理三堆,老百姓习惯了厕所建在门旁,柴火垛堆在路边。在清理三堆的过程中,一个老大娘指着上官仕青的鼻子骂:“你这丫头,看着你白干白净的,怎么不办人事呢?俺家没有了厕所,怎么解手?你要敢把它拆了,俺就到你办公室解手。”那一刻,她感到委屈,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在跑回村委的路上,她遇到了老党员黄奶奶。黄奶奶知道事情原委后,找到老大娘说:“这个丫头孤孤单单一个人来到咱村,怪不容易的,将心比心,你咋还能指着孩子鼻子骂呢?咱盼了多少年就想修路,好容易能修路了,你咋不支持,你家那么大院子里咋就不能把厕所腾到里面去?”大娘一听黄奶奶说得在理,不好意思地道歉:“丫头,怪俺老糊涂了,俺今天就把厕所腾到院子里。”

  群众想通了,户户通工程进展得更顺利了。村民自发捐款,大家齐心协力,自觉拆除门前厕所、柴火垛等杂物,经过3个月的努力,13.5万平方米的水泥路全部修通。

  “贫瘠田”变成了“蔬菜园”

  路修好了,村变美了,可是老百姓挣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仅仅依靠种地不能实现致富,怎么办呢?几经考察,上官仕青决定引进冬暖式大棚种植。

  没想到消息刚传出来,村里就炸开了锅。张立强大爷说:“丫头,你别骗俺了,我种了一辈子地,还不知道咱村的地吗?地下不到半米就是红石,打不了井,别说一个大棚能有10亩地的收入,一亩地一年能挣2000块我也谢天谢地了。”

  怎么让乡亲们相信一个大棚真能有10亩地的收入呢?她想百闻不如一见,于是带着村里推选出来的15个代表北上寿光。看到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黄瓜,张大爷看直了眼,说:“白活这么大年纪了,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黄瓜。”回来后,15名村民代表成了她的“小喇叭”。

  上官仕青把郯城农商行、供电站和水利站的人员请来,帮助村里贷款、架电、打机井。党员干部带头,率先承包了8个棚,上官仕青又帮着从寿光定购了黄瓜苗、西红柿苗,请了技术员,手把手把技术教给承包户。仅春节前后两个月的时间,每个棚就给乡亲们带来了2万多元的收入。

  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三井村紧邻马陵山,多年来,一直未能合理利用已有的山地资源。

  在群众自愿、依法、有序的前提下,上官仕青与村干部一起,对1000多亩的荒山土地进行了流转和开发,在当地农商行的扶持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栽种了蜜桃、山杏、黄金梨等水果,种植了鲁冰花、薰衣草、向阳花等花卉,建起了水果采摘园、红石庄园、鲁冰花园……目前,马陵山已成为人们采摘、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拓展阅读】

  从“心”开始,拥抱乡村  初任大学生村官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面对的是崭新的工作环境、崭新的工作内容和崭新的生活环境。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去感受、去体会。当同届的村官群体再次相遇的时候,你会发现与那些事业有成、颇受村民爱戴的同志相比,言谈举止中很难找出特别明显的差异。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却有快有慢?其实,他们往往能更快速地适应基层环境、融入基层工作和领导同事们之间。这种融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成为他们今后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做到快速适应基层乡村工作,有以下三点当务之急:

  其一,调整心态,发现基层生活的美好。许多从发达地区或是市区来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初来乍到,面对周边不是那么便捷的生活设施和条件,产生了失落、忧郁的心理。殊不知,乡村的空气更清新,蔬菜水果更新鲜,阳光更充足,这些无形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是市区所不能比拟的。有的乡村沿海,有的乡村倚山,有的乡村本身就是风景名胜,与在一线城市拼搏的同龄人相比,我们离山更近、离水更近,离朴实的人民更近。在这里过上诗意的生活,远比发达地区简单得多。

  其二,主动交流,掌握接地气的工作技巧。乡村工作交流沟通是一大难题,这一难题的核心往往在语言关。我国地大物博,地方语系、语种繁多,不同于外语的学习,学习地方方言需要的就是实际的生活历练。应该多向村支书等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思想情况,根据他们的指示不断调整工作的大方向;应该多向同事询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汲取他们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力求自身工作找准百姓实际。应该多与当地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找准自身工作急需改进的地方。与村民的交流不应仅仅局限于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买菜、缴费等等生活琐事都为你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优秀的村干部在话家常的过程中往往就完成了某项工作,这就是接地气的表现。

  第三,参加活动,多种方式融入本地生活。开展各式各样、丰富的文体活动是我们干部队伍一直保持的传统,像共青团举办的篮球比赛、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敬老活动等等,青年干部是参与的主力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为新任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团队历练的机会。青年同志本来就充满着能量和交流的需求,往往通过一次活动,陌生的同事、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起来。

  深切的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通过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实践,慢慢沉淀、积累而成的,适应乡村基层,最核心的在于实践,在于动脑去想,动手去做,最根本的是心系群众。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