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老总当村官 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

发布时间:2017-09-08 编辑:钰娟

  导语: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亿万老总当村官 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

  商海纵横,用智慧筑造起自己的商业帝国,终赚得资产过亿,人称“市场奇才”。精彩,潘柱升!

  家乡召唤,毅然放下扩张商业版图的脚步,立志带领家乡走出发展泥潭,并终让紫南弯道超车,省委宣传部树其为“南粤楷模”。潘柱升,不一样的舞台,一样的精彩!

  省委宣传部昨日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第六批“南粤楷模”,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改革前沿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杰出代表的精彩事迹传遍南粤大地。

  亿万老总临危受命

  挑起家乡发展重担

  本世纪开端,他有两个全西南地区最大的家居博览城,投资超过5亿元;他有一个农副产业批发市场,面积达12万平方米;还有大大小小的16家企业。

  在贵州,他先后当选全国创业之星先进代表、贵州省先进民营企业家、贵州省广东商会商务副会长,甚至被人称为“市场奇才”……

  出生行伍,胆识过人,他并不知足止步,而是时刻谋划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

  正欲大展拳脚之际,老家佛山市南庄镇的几位干部突然赶来贵州,希望他能回到家乡紫南村,带领紫南村走出泥潭。

  原来,进入21世纪以后,紫南村因为内外部原因,集体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班子纷争不止,村民上访不断,成了南庄镇出名的穷村、乱村。当时南庄镇全年村民人均分红4000多元,紫南村只有800多元,在整个南庄镇倒数第一。南庄镇党委希望潘柱升这位土生土长的紫南村能人挑起村委会的担子,改变严峻的局面。

  “我不可能回去!”商海辛苦打拼十多年,企业从几百万做到几亿元规模,要突然放弃家业,去做村官,潘柱升一开始是拒绝的。

  但当2007年深秋,南庄镇领导带领的工作组第三次来到贵州请他出山时,他再也没法推辞。

  “如果不回,又怎么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土地?”

  “义工村官”施展本领 带领紫南弯道超车

  并没有夹道欢迎,深陷各种矛盾冲突纠葛的村民反而习惯性地怀疑潘柱升这个生意人是否想回村捞一笔。

  既然选择,就不会轻易退缩。为了说服村人,潘柱升甚至自掏腰包,让他们到贵州参观自己的企业。上任之初,他又作出“四不”承诺:任职期间,自己不在村里租一寸土地,不在村里办一个企业,不拿一分钱工资,不在村委会安排一个亲戚。被指着鼻子骂“反骨仔”,他也坚持不偏私。

  不谋私利,动真碰硬,他用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感动村民,让村民跟党走,还慢慢推动班子作风转变。

  凭借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本领,他又引领集体经济华丽转身。

  这位商场骁将敏锐地意识到,紫南以陶瓷产业为支柱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调整结构,提高产业档次。关闭一批高污染企业,迁移一批落后低端企业,引进一批知名企业的“三个一批”思路被提出。

  “企业要投资,一看区位,二看交通,这些禅城任何一个地方都一样,但是升哥这个成功的企业家主镇紫南村,让我们一下子就对他对紫南产生了信任。”几年前将自己的企业落户紫南的黄先生说。

  培育紫南商贸城、易运物流基地、水暖器材城等专业市场,做大饮食业……紫南全村集体收入由2007年的930万元跃升到2015年的80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由每人每年846元提高到2015年的95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弯道超车。

  “带头大哥”着眼长远 立制保障村民生活

  “他是有远见的。”颁奖结束后回到佛山,南庄镇委书记何战跟自己的同事闲聊时直赞潘柱升。

  远见,在于他改变单纯的“比分红”理念,将更多的集体收入用于公共福利、公共服务,比如村里每年出资500万元,为村民购买新农保,实现全民社保,并建立看病二次报销制度;每月给每位老人发放700元老人金; 投入800万元,按省级标准新建幼儿园,实现幼有托、老有养、病有医、居则安、住则美。

  远见,还在于他坚持用城市标准建设紫南村。“基础设施配套好了,招商引资便不成问题,今后村集体的收入越来越多,村民的分红只会越来越多。”何战认为。

  奋楫八载,大乱大治,乡土情深。如今的紫南村在“升哥”的带领下,华丽蜕变!“不怕没车没楼,就怕没紫南户口”的佳话传出禅城,传出佛山,传遍南粤大地。

  “从军,从商,做村官,不一样的舞台,一样的精彩。”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文海表示,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既是潘柱升个人的光荣,也是佛山的光荣。他是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标杆,希望媒体广泛宣传潘柱升同志的先进事迹,组织全市村居学习潘柱升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紫南村建设美丽文明村居的好经验好做法。

亿万老总当村官 潘柱升获授“南粤楷模”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