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展望:村民似水 村官如鱼

发布时间:2017-03-18 编辑:1025

  2014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对农村、对村官这一岗位的认识在实践中加强,个人的能力也在工作中提升。过去的一年,始终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为村委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村委会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维护村委会的网络畅通、落实“党群1+1”工作模式、参与经济普查,后来又经历教育实践活动,帮助修订村规民约,完成了从学生到村官角色的转变。

  过去一年,事务性的工作做的更多,而在直接接触村民、服务村民上做的不够,来到天竺村一年多,现在想想能跟我照面打招呼的村民并不多。反思自身,是自己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时服务本领的不足——缺乏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不与村民沟通,就难以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那么理解力和创造力再好也无法找到服务群众方向,只能亦步亦趋按照领导要求办事,虽然也是在服务,但这样的服务只是一种共性的服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村民,想服务好每一位村民,只能通过交流,针对个性的不同开展工作。客观上,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村民受宗族观念和排外思想的影响,自己人往往才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和号召力。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主观上,我作为大学生村官,初入农村,不懂农村的人情世故,不懂如何跟村民拉家常、套近乎,交流时讲不到点子上。

  发现了太多不足,这同样也是成长的必要。2015年,我会从与一、两个村民的交流沟通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帮助村民,结合“党群1+1”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密切的与村民联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找准他们的需求。当然,1年时间很快,根深蒂固的农村社会特征也许不会改变,可能我刚学会跟村民拉家常,刚和为数不多的村民心交心的沟通过,就会期满。但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努力,薪火相传,将这种密切联系村民的精神延续下去,用自己的热情朝气,慢慢感染村民,使村民最终认可的不只是我们某个村官,而是我们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

  人们常把党群关系比作鱼和水,我们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也是一样,要想在村里有所作为,就必须主动深入村民,在行动上帮助村民,同时,随着村民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的逐步接纳,才会给我们这群“鱼”在水中游弋的机会,而有鱼游弋的水也会更具活力。

2015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展望:村民似水 村官如鱼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