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时间:2022-08-22 16:23:43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通用7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通用7篇)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1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文化基础课 课程改革 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已意识到了课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和职校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以多元整合课型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特色扩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现实需求和学生未来需求为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3)合作互补的原则。首先是学校与课程研究部门和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其次是指学校之间以及一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

  七、关于对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思考

  当我们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承认的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具体分析一下,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文化基础课老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其实这个问题已非常严重地制约着课程改革的高效进行。从教师队伍说,国家下大气力在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培养“双师型”教师,其重要益处之一,就是打通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壁垒,就是要在专业课中引人相关的文化基础,在文化课中与专业的需要相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和授课效益。因此,让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结合专业需要开展文化课教学是职教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跨专业教育,才能彻底解决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而笔者也认为跨专业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自学、校内培训和校外进修等。其中校内培训可以组织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给文化课教师培训,这样可以加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沟通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2

  摘要: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如何完善中职教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在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要随着市场与企业的要求而不断变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实践操作;过程评价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这对中职学校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学校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下面以车工工艺课程改革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

  一、校企合作论证调研

  从2008年开始,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专业的论证调查,每年都会深入企业调研,撰写出详细的论证报告,2009年还召开机电专业群建设论证研讨会,邀请区教育局姜蕙副局长、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肖小亭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张伦珍教授、中等职业学校国重评估专家组资深专家郑伟光先生、广东圣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刘文红经理等出席了会议,进一步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步伐。2012年12月26日,我校隆重召开了“顺德陈村职教校企联盟”成立暨“2012年技能节”成果展示会,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广东省行业、企业及兄弟学校的180多名代表,校企联盟成立后,将搭建起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平台,全面实施“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共赢。本人也参加了2013年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为期6个月的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熟悉了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市场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是“过去时”,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打下一个职业能力的基础,再通过不断和企业接触进行弥补。

  二、适度进行项目开发

  根据调查报告、岗位需要、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反馈建议,按照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将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习质量。2009年开始,教研组引入了德国先进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我们先后确定了《斜口钳》《手电筒》《螺旋压力机》等项目,主要包括的基本技能有:车平面、阶台、切槽、滚花、锥度、钻孔、扩孔以及内外螺纹等。

  开发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用项目,在教学中势必会事倍功半。通过企业实践,与工人师傅了解,教学中改进项目会向工装夹具方面尝试,例如气动齿条翻转装置,可以实现多课程的融合,这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践行实际操作

  项目确立后,在教学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有顺地完成车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校在近两年教学中尝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式,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小班制授课,采用并行排课的方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同时进行。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所有的理论、实践均以此为核心展开,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均符合技术要求。具体实施:首先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如识图与公差以及车床的基本操作、简单车削等。这些内容是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才能上手进行生产训练。其次,根据项目加工内容将教学分成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个学生完成每一模块并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这一过程根据生产工艺追溯卡,从车削端面到外圆、从钻孔到攻螺纹、从控制总长到车削螺纹,逐步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将技能较好且愿意考取车工证书的学生,集中培训,使其达到中级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中级过级率几乎100%,并选拔出高水平的选手进行重点培训参加区、省技能大赛的角逐。近两年我校车工、铣工项目均有选手参加广东省中职技能大赛的竞技,成绩很理想,詹泽建同学更是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获得第八名。

  四、注重过程评价提升

  在整个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技能训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体现出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互相支撑,交替进行。模块中每个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均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运用表现性评价。而课程的最终性评价以项目加工的精度为技能评分标准,以完成项目报告相关内容为理论评分标准。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录入学校学分制系统。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也能达到60%以上,而其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均达到85%以上,在本地企业中,圣都、浦项、申凌、科达等大型企业我校学生表现均得到认可。由于市场与企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中职生的就业也必然会有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青年专业教师,其专业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摸索前行,希望能够与职教同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真正将职业教育的功用发挥出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杨孚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学园,2011-05.

  [3]王伟伟.数控专业实训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11(11).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3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客乐观,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上。而其直接原因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轰轰烈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已占我国大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由于其生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在课程改革方面必然不同于普通高校。因此,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高职高专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高职高专的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学培养目标并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高专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由专科转制或中专升格而成,课程开发主体单一.基本上由本专业系部的专业教师来完成专业课程分析、课程设计等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已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始注重对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但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观念的创新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体系落后

  我国高校从1998年扩招以来,入学率迅速提高.这就使得高职高专的生源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大大降低。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开设顺序基本是文化基础课一专业课一实践课,在课程内容上和教育方法上基本以灌输知识为主,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过程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及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相分离,使得本来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欠缺,创造性更是缺乏,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虽然大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还不完全成熟。他们往往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身的长处,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积极参与双向选择,而是听之任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失落感不断增强,从而产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

  (四)教育难以满足就业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分配早已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在同一环境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竞争力远远低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就业压力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课程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吻合。

  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能力

  高职高专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有其鲜明的社会性,它必须遵守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这就是说,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必须把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方向,综合就业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普通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要合理利用社会丰富的资源组织教学,使人才培养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去。课程改革要有所突破,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与市场实际就业需求紧密结合。

  (二)建立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在课程教育方面必须根据高职高专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建立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关键。建立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就必须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把满足就业的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大程度上,高职高专课程改革成功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关键。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在设置专业前首先应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进行,改变以往完全根据固定的学科模式设置专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颁布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在操作时,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

  (二)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设置,学生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其中,职业技术能力的关键是职业专门技术,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在培养学生职业专门技术时重点是培养运用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来实现,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必须包括关键能力的设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非只存在于学生就读的某一时间段.而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职业能力随着学习时间逐渐递增.到毕业时达到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

  (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

  高职高专的学生高考时成绩并不占优势.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特点,但同时也缺乏创新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这与我国教育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类似本科院校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对高职高专教育以及学生都不太适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多元化的培养,注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高职高专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别于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应该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符合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组织教学时通过实行“零距离”上岗以及“教、学、做”合一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把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到课程教学中,这种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模式,可以是模拟形态,也可以是真实形态,它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真本领,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将近百万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一支巨大的人力资源队伍,这一资源已经融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将成为一支巨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本人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潜心分析.区别就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教育与职业针对性强的专才教育,将教育发展与市场变化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新型的、合理的、适合现代化教育的课程教育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才能将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高校课程改革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趋势;存在问题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学科高度分化,出现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传统课程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素质和规格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对高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教在继全方位体制改革和大范围布局结构调整后,教改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课程处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直接制约着高教质量的高低,是高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只有加快高校课程改革,才能使高校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1、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基本上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高教模式,虽几经调整、改造,仍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只有通过长期改革才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随时代步伐不断变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各高校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开始整体融合。课程设置受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制约。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始终对课程设置交替产生影响。当前,在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上,一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一元选择,充分的考虑课程总体功能,追求学生、社会和学科间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其总体价值的融合。主要体现为核心课程、融合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和经验本位课程等各类课程优化组织,使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第二,优化整合课程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高校课程始终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课程编排上采用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多高校普遍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并开设跨学科、跨年级和跨系别的选修课程。

  第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更新具有鲜明的现代化本质内涵:

  1、课程内容多元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量急剧增加,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改变单向的思维方式,走向多元化,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

  2、课程内容国际化。

  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教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在课程的选择上,尤其注重对基础学科、相对比较薄弱的新兴学科等国外文化、社会知识的介绍;

  3、课程内容时代性。

  由于人类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在课程编制中要及时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理论与实例,汲取现在科技的最新成果。

  2、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混淆了“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

  “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历来都是高教关注焦点。所谓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而通才教育则是强调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高等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公益性和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风行高校的过程中,出现了把通才教育当作通识教育的不良倾向,导致职业至上主义盛行,人人只关心个人以后的职业和前途,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而缺乏共同的责任感,致使高等教育逐渐职业化并进而沦为一种职业教育。高校几乎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和场所,失去了它形成“全人”并繁荣学术、引导社会的功能。

  (2)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关系不协调。

  高等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以往我国太注重专业教育学习,课程口径小,设置严格,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以后在“淡化专业,强化课程”背景下,部分高校逐步增大基础课的比例,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课程只是浮于形势,而难以深入,有“量”的增加,却无“质”的提高。在学时数一定时,基础课的增加,必然使专业课学时数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基础教育没搞好,专业教育反受到削弱。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是高教的核心。高校的教学和课程应围绕专业教育而进行,不能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

  (3)“科学”与“人文”学科失之偏颇。

  “重科学轻人文”历来是我国高校“顽症”。为了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高校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人文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着力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不定期举行人文讲座,或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人文科学的课程。这些还不能真正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但实践中,仍出现“偏向”和“形式化”的问题。故人文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中,注重社会人文环境建设和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

  3、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1)课程日益综合化。

  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使得学科表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仅靠某种狭隘的专业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设置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中国高校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可借鉴美国等国外高校的做法:课程设置上的文理相互渗透,让研修某一学科领域的学生选学其他领域的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学科课程;重视边缘学科课程的开发等等。

  (2)加大选修课程力度和广度。

  目前,在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不断增长的广泛兴趣与要求,大量设置选修课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选修课的设置要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志愿从中进行选择。加强师资力量,多领域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质和量,并实行选修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同时着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学生只有掌握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只有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能力,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变化。

  (3)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教课程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单一,教材内容陈旧过时。目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大量失业”以及不少社会需求专业则无合适人才的现象均是高校课程设置僵化的表现。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和调整专业,安排课程,并随着经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课,增强大学省队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

  (4)课程设置的信息化和国际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多媒体、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和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教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力争搞好2l世纪的高校数字化教育。通过电子邮件、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把我国高校课程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只有具备了全球意识,加强课程设置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积极开发新的网络课程和国际化课程,培养全球通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就业导向 可持续发展

  摘要: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定位、就业市场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更加紧缺,这使得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备受社会关注。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针对就业岗位的需要;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缺乏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开发模式单一;课程中对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等等。由于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就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主要特征。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既是由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也是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是不同的学生其发展呈现多样性,二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存在多种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各种设计和规划,成才目标不尽相同。从以人为本出发,高职教育应推出不同的课程组合和实施途径,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就业问题,其中许多问题都与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2.1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课程开发从学校单一主体,转向学校与市场多元化主体,企业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预定”毕业生;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能切实、深人地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中来。行业和企业专家熟悉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让他们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价考核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有利于高职课程建设真正建立在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

  2.2课程设置趋向交叉与复合

  现代企业中,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利一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突出高职特色,根据生产第一线对跨专业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交叉、复合型的课程。在这方面,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有益尝试。有的将不同的专业复合起来,例如商务英语;有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复合起来,例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也有的根据工作任务或流程需要设置课程,复合了多个专业,例如“建筑编码”、“机械及电子设备安装”等。

  2.3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应能迅速成长为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要注重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内容要打破学科性和系统性,使内容组织服从于岗位职业的实际需求。另外,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大力开发实践性课程,使实践性课程有充实的内容、明确的课程标准,有必要的、先进的、现代化的实验和实践设施设备作为保障。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学时,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其岗位适应性。

  2.4课程教学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更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灌输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通过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很强,但在深层次意义上所表现出的人类理性内容使它同样可以超越其实用价值。由此,高职教育不能过度追求功利性价值。如果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只是在于给学生一本学历证书或者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岗位的话,高职教育就会失去精神的内核。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略人文素质类课程,而要根据学的发展方向、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整合和创新课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丰富并完善学生个人道德和职业精神上的追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2.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实施是课程教学的实现过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一是教学管理的开放,把学生放在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或课程模块的选择、教师的选择、学习进度的选择等,让学生在选择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技巧、懂得自我学习管理;二是学习资源的开放,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途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

  2.6课程质量评价立体化

  建立以“社会评价”为核心,结合“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社会评价”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空间维度,即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是否能实现“零距离”对接;二是时间维度,即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是否能实现“零间隔”对接。“学校评价”主要包含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等指标;“学生评价”主要指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满意度指标。对课程质量的评价是衡量高职院校是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尤其要通过“社会评价”,掌握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才能了解学校所设置安排的课程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才能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可以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实现,前者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后者是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学校评价”可通过学校组织课程评估、教学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三方面来综合实现。

  3、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对人的需求”与“人对职业需求”的辨证统一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甚至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为了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弄清经济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地区产业政策,了解当地的主要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弄清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做好人才需求预测。通过社会调查,对拟设置的专业和相应的课程安排组织论证,确保所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根据职业岗位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

  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它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高职教育既要帮助学生在未来岗位上有所作为,更要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主修课,把敬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并渗透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去,应建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对于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学生将创业作为个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职教育既要从职业对人的需要出发,培养具有高度职业岗位适应性的人才,又要从人对职业的需要出发,尊重人对职业的选择,进而探寻满足需要的条件,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黄炎培先生在《中华职教社章程》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谋个性之发展”。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要处理好学生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胜任某种职业的人才,又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拥有健康的职业人格、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6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就业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对应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就要重新调整。本文分析了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依据学前教育的专业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实现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要求的核心要素。我们要针对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最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就业市场出现的变化,更好地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得人才培养符合人才市场的要求。

  一、学前教育人才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幼儿园对教师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是也开始出现从数量的需求向质量的要求上转变,这种现象在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均有出现。原来公立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时很少要求本科毕业,甚至很多旗、县只要求中专毕业即可。可最近这两年我们看到,公立幼儿园教师招聘要求全部都是大专毕业,也有幼儿园要求本科学历。这表明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升。私立幼儿园同样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幼师毕业生。

  国内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适应这一发展,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出现。也有很多家长愿意给孩子选择双语幼儿园,但很多双语幼儿园其实做不到双语教学,就是因为缺少合格的双语幼儿教师。

  在国际上,汉语教学越来越热,国外对于孩子的汉语教学也开始从娃娃抓起,和我国目前的幼儿英语发展趋势一样。但我们国家的外派汉语教师基本上没有专业从事幼儿教育的,所以专业的外派幼儿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各类型的早教机构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在早教机构任职的教师专业、学历各异,主要依靠早教机构自己的培训。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在早教机构的工作中表现出很好的素养,工作能力突出,未来早教机构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的去向。

  各种幼儿校外辅导机构,例如目前很流行的国学、幼儿感统训练、幼儿美术等机构也需要大量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面对当前这样的就业发展形势,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也要随之调整课程设置。本文对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总体上把握,课程设置要更加合理、科学,以更好提升学生的.素质

  课程设置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抓好基础课,让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第二,专业突出,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第三,增加实践课程,注意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改革一些课程,对一些科目进行综合,还可以开发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顺应社会对幼儿教师要求的发展变化趋势。

  2.根据早教的发展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应的内容

  早教师资面临短缺,而在早教机构任职的主要又是幼师毕业的学生,我们就可以适当改革课程设置,增加早教的内容。目前很多教学课目中都不涉及0~3岁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也没有关于0~3岁幼儿对应的教育课程,但学生毕业后在各类早教机构工作的人数连年上升,因而在一些课程设置中应该把这部分内容加进去。可开设专门的早期教育课程,如亲子课程、早期游戏活动设计等,让学前教育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早教知识,便于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在选择实习见习单位时,也可以让早教人员挑选一些专业的早教机构,使学生增加早教实践经验。在每年见习和实习的时候,可以先尝试让小部分学生去早教机构,多和早教年龄段的孩子接触,多一些更直观的感受,观摩学习早教机构的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也可以了解早教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3.根据国内幼儿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学前教育国际合作专业课程做一些调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外语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国际合作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上都采取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的模式。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国内读完两年后由于各种原因选择继续出国读书的很少,这些学生在前两年的课程里有很大量的外语课,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培养一些很好的双语教学幼儿教师。

  一是培养合格的学前双语幼儿教师。通晓外语的幼师毕业生是很好的学前双语教育教师资源,但目前学前双语教育教师是以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体的。笔者通过向幼儿园园长、校外幼儿英语机构负责人、幼儿园教师的了解,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很缺乏汉语与英语都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在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提高幼师生的英语专业水平是培养幼儿园双语师资的途径之一。可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以便于其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外语的选修课,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获得经验,发展兴趣和特长。同时,也应该开设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主要满足一部分对英语有浓厚兴趣又有能力深入学习的学生。早教人员在见习实习时,要尽量为国际合作班的学生和英语突出的学生选择双语幼儿园,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双语教学的规律、特点,更多地接触不同类别的幼儿双语教学模式,参与各种幼儿英语主题活动等。这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目标更明确,学习的针对性更强。

  二是培养专业的幼儿国际汉语教学师资。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汉语热”开始席卷全球。在对外幼儿汉语教学的教师培养上,学前教育国际合作方向有着独特的优势。外语水平较高,学生多才多艺,专业理论扎实,这些在对外幼儿汉语教学中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都是多才多艺的,把这些本领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孩子们一定喜欢,从情感上接受了教师自然就喜欢学习汉语了。由此,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让学生选修,如中国文学等。有很多课程学校已经开设,我们只把它列为学前教育国际合作方向的选修课程即可。还可以鼓励一部分学生参加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

  4.培养符合各种课外幼儿教育机构要求的教师

  如今各类校外幼儿教育工作蓬勃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考虑到这样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突出,能够符合各种课外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采取分层教学,在做到普遍合格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解决一部分学生在技能课上“吃不饱”的现象,让技能突出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也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做到因材施教。在美术、舞蹈、试唱、钢琴的教学中,把一个年级的学生统一根据能力来划分,可以借鉴外语分层教学的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进步,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三、结束语

  综合来说,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早教人员的合理培养、早教课程的合理设置等。在我国当前就业市场的情形下,将就业导向与早教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将早教课程的设置与早教人员的培养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而早教课程合理设置,对于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与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 篇7

  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培养与就业去向不符、教学方法与就业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不适应。建议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并与社会需求挂钩,使之符合就业的需要。

  泰勒认为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教育目的,如果要做出一种明智的教育目的,就要考虑到学科的逻辑、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社会的要求这三方面的因素。而且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学科价值观、人的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

  从学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当前幼教师资市场对高学历、高素质的新型师资非常渴求。幼儿教师专科化甚至本科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战场。本科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培养要突显幼教专业的特色,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使之进入职业生涯就能很快适应工作,这就需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符合这一时期的社会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渠道不畅,其受欢迎程度不如专科生和职高生。同时,刚到一线工作的本科生往往需要较长的锻炼和实践才能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岗位。

  (一)课程培养与就业去向不符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来看,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幼儿园从事保教工作。但目前我国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的幼教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儿童工作人员。”这里只是对培养什么样的儿童工作人员做出了规定,并且目标广泛而笼统,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忽略了现在本科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目标。

  (二)教学方法与就业脱节

  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设计相对完美的教案,但到幼儿园工作时,却常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不知道怎么和幼儿交流。这是由于他们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相互脱节,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与深度,脱离了幼儿园实际。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改革的速度较慢,仍以单纯的老师讲授为主,实验、实践学时占课程的比例较小,改革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依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要求不适应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同时,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课内实践环节少;技能类课程比重虽有所增加,但实际所学与幼儿园教学技能要求有一定差距;选修课程比重小且内容零散不成体系,使学生就业面狭窄;教言见习、实习时间少,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缓慢。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时代发展和学前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素质与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前教育改革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就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把握社会需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具体指向教育的社会功能,要求学校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结合,培养的学生有“可雇佣性”。“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使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挂钩,与市场挂钩,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探索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既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应用型技能的人才,使学生具备广泛就业的能力。

  (一)课程培养目标职业化

  课程目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或科目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目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因此应把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设置和新形式下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结合起来,紧跟一线课改要求,在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更加注意与职业要求相联系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职业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应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课程内容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涉及概念、原理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与策略的“程序性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来增强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理论的时候将幼儿的某些行为与其联系起来,并教会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幼儿的行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步、配套进行。应采取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职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与专业能力。学校的具体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相应变革。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岗位,认知社会并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专业课程设置职业化

  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可分为理论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为使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应从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快速适应幼儿园一线工作。

  1.理论知识类课程职业化

  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使课程体系具有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综合化、多样化、开放化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应根据岗位就业目标设定课程内容,把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人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并将其标准引入课程体系,来制定课程的内容。

  2.技能类课程职业化

  学前教育专业中艺术素养类课程的设置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与专科课程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专业技能既是幼儿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用人单位最感兴趣的求职“名片”。因此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创造学生接受技能训练的机会,让训练不走过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加大课程设置中技能类课程的比重,从时间上保证此类课程的学习;其次要增添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技能与要求,如幼儿电脑绘画、课件制作、幼儿英语口语、朗诵、教育教学研究等;最后赋予传统技能新内涵,提出技能考核的新要求,如设置技能考核等级,实施进行素质证书的认定等。

  3.实践类课程职业化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而且教育对象较特殊的专业,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更要注重实践的积累。首先要增加专业理论课中实践学时的比重。从实践中的思考起步,对所学理论进行观察和思考,学会思考问题,并能有意识地依据理论知识对自身和他人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技能进行观察、比较和判断、评价,同时有意识地多思考问题,训练有意识反省的习惯和能力;其次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见习、观摩,教会学生记录和分析现场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方法;最后抓住实习支教契机,完善实习体制。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一般为一学期,支教地方教师相对缺乏,支教学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从而能够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支教的幼儿园往往能较快当上带班老师,对一个班的幼儿全方位负责,无论从幼儿的保育到教学活动的组织,还是从处理同事关系到处理家园关系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

  4.打造专业选修课模块,扩大就业范围

  在较为广博的专业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的模块设置拓宽专业的覆盖面,使其服务面加宽,市场适应性加强,就业范围扩大。在选修课中适时增设早期教育、学前特色教育(双语、音乐、美术等)、婴儿教养、营养配餐等多个方向,并以此为职业功能模块,加强学生的职业训练,使之成为“术业有专攻”的高素质幼儿园一线教师。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论文03-05

浅谈中职学生在以就业为导向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论文08-05

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论文10-06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04-23

浅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论文10-06

中职电工课程改革论文10-06

中职公路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10-10

以就业为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探索论文08-03

基于就业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试论以药品质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