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图型说及其意义(2)

时间:2017-06-22 我要投稿

  第二,从历史上看,图型论为解决历史难题,即一般与个别的联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范畴之实际应用于经验对象,属于一般与特殊的问题。历史上,柏拉图较早作了讨论。设置了一个在变化、个别感觉世界之外的不变的、抽象的理念世界;感觉世界模仿、分有理念世界,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是灵魂对理念的回忆。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能认识个体事物的形式,质料不可认识,对本质(一般)的认识才算真正的认识,但他没有讲清对本质的知识与个体的偶然知识二者的结合问题。中世纪出现的实在论与唯名论,主要争执在于是一般还是个别为实在,它们都有片面性,尚未着重考虑一般与个别的联系问题。但它们对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有一定影响。洛克立足于感觉主义,认为一般性的抽象观念是一种复合观念,可用一般的符号(词)来表示,抽象的一般来自对个体事物的感性认识的抽象。在洛克这里,尽管一般与个别有了联系,但是这种抽象的一般到底有多少客观实在性仍不得而知。18世纪的唯物论解决了一般与个别的直接联系问题。概念从实际对象中得出,包含在好多方面一致或相似的某些特征,是众多实际对象的共同特征。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这种解决方式并非知识论的,一般或相似成了实在的东西,混淆人们头脑中的一般与存在于每个个别事物中的所谓一般。康德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方案是把范畴与经验对象相结合,把经验对象归属到概念(范畴)之下。一般与个别结合的基本条件是:(1)二者都是意识中的表象,经验对象和概念是我们意识到的,都属表象。(2)二者的表象是相似的,如盘子的经验表象与图形的纯几何学概念具有相似性。(3)如果概念与对象不相似,如知性纯概念,它们同经验直观没有相似性,无论怎么直观也看不出有实体、因果、必然性等迹象。因为,虽然都属表象,但却是不同质的表象。所以此时必须有作为中介的第三者。一方面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与显现同类,此种媒介叫先验图型。借先验图型,范畴得以应用于现象。这样,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在先验论立场上得到圆满解决。这种解决方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第三,康德的图型说对于现代认识论的贡献在于,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认识过程结构理论提了出来。这有利于克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有助于揭示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康德一方面承认了18世纪唯物主义关于认识中客观对主观的制约性原理,把它作为前提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又着重提出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方面作为认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5](P55)物自体虽然保留,但它不是认识的对象,我们只能认识它的现象,这样,实际便确立了自我意识为中心,一切对象都是意识中的对象。用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话说:“刺激能够引起反映,只有当有机体觉察到刺激,才能引起反映。”[6](P23)主体正是通过感性、知性两种能力分别接受表象(感性直观)、统摄直观。图型,它是一种结构或模型,实际上类似人的认识结构或叫思维结构。思维定势、文化传统、格局、模式之类更像康德所说的经验概念的图型。举个例子,我们看到桂林一座奇异形状的山,有人说它像马,有人说它像骆驼,有人说它像老鼠。对同一个东西的认识的差异,说明了人们的经验图型不同。再如,生活中我们见一个物便知它是什么,属于哪一类。这种能力源自于人脑中存在的经验图型,类名称不过是康德所说的经验概念。可见,人的思维结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是有‘先入为主’的性质,模仿是一种‘先验的框架’,格局或模式过滤、筛选、加工、整理和组合客体的信息材料,对于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来说,其中都深深打上了主体思维结构、思维定势的烙印”[7](P205)。康德图型说开辟了关于认知结构问题研究的先河,对于认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4.[2]郑昕.康德学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J].社会科学战线,1994,
  (6).[4]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1.[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甄陶,李淮春,郭湛.思维世界导论一关于思维认识 论考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康德的图型说及其意义(2)相关推荐
  • 初探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哲学使命论文
  • 关于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探析的论文
  • 论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论文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探析心理学理论论文
最新推荐
  • 初探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中的专业
  • 关于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探析的论文
  • 论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及其历史地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探析心理学理论
  • 浅谈汤因比思辨历史哲学对唯物史观的启示
热门推荐
  •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 浅谈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 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 试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 浅析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 浅谈李宗盛《给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