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能力形成的逻辑过程(2)

时间:2017-10-29 我要投稿
“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 n 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 n 经验后去解决与 n 有联系的 m 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  n1+n2+n3 …… nn=n 的 n 次经验;

•  n1+n2+m1+ …… mn=n+m 的 n 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 n 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 m 工程问题。 m 和 n 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 m 问题单靠转移 n 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 m 经验。 m 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 n 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

试论能力形成的逻辑过程(2)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