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2)

时间:2017-07-20 我要投稿
動、逼直、直觀的影視畫面,使得作爲能指的畫面符號與作爲所指的物件情景獲得了直觀上的完全相似,因此其內容的表具有直觀、淺白性的特點。對它的接受不必經由代碼的解析然後通過聯想而徑直通過視覺感受即可完成。   

    二、閱讀主體的轉變 
    視覺的普及,使閱讀物件發生了轉變,而閱讀物件的轉變,使閱讀主體及其數量、結構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的巨變。閱讀行爲不再是少數文化人或文化精英的專利享受,不再是書香門第之家令人豔羨的高雅行爲,而成爲全民性、大衆化的一種群體文化消費行爲。人人成了文化藝術文本的持有者和解讀者,數千年來文化藝術尤其是高雅文化藝術被文化貴族冰封壟斷的局面被徹底打破。這是視覺文化帶來的具有全球文化意義的革命。   
    視覺文化之所以能促使閱讀主體全民性、大衆化的實現,首先在於視覺文化形態的直觀形象性、視覺代碼表意的直接淺白性,使閱讀主體不再受自身語言文字水平及相關文化知識的限制,閱讀對主體心智文化修養的要求幾乎降低到只需要具備一般的視覺感知能力即可。因此,閱讀成爲男女老幼、智愚賢不肖均也可參與其中的文化活動。   
    其次,人們對閱讀物件的獲得、佔有輕而易舉,大大降低了閱讀的和進入閱讀殿堂的門檻。基於傳統的印刷媒介的閱讀不僅受閱讀主體的語言文字水平及相關文化知識的限制,而且受個人家庭經濟能力的限制。過去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一生甚至數輩人無緣識字、讀書的情況比比皆是;而現在,儘管仍有買不起書、上不起學的現象,但視覺文化卻一視同仁地賦予了他們閱讀的權利:只要他家裏有哪怕是最抵擋次的視聽設備,只要他勤於串門或經常到場所去走走,就會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視覺文化的刺激和誘惑。因爲隨著科學、技術、商業文明的不斷進步發展,視覺文化的存在越來越具有廣泛性,閱讀成本越來越低廉,甚至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賞性的閱讀接受行爲。  
    再次,如前所述,視覺文化産品是遵循現代市場營銷學的主旨——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原則——而生産製作的,視覺文化産業一旦失去大衆的閱讀消費,其生存就會受到嚴重的威。因此,極力迎合大衆的閱讀消費,投其所好,使視覺文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大衆化文化消費的及其壯觀的現代化景象。   
  三、閱讀性質的轉變 
  視覺文化時代人類閱讀物件的轉變,決不僅僅意味著全民性、大衆化的閱讀群體的形成,決不僅僅意味著閱讀方式的一系列的轉變,更深刻的意義在於隨著閱讀物件的視覺化,人類閱讀行爲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1、閱讀動機的潛在轉移 
  基於語言文字代碼的傳統閱讀行爲一直被看作人類生存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閱讀,人們不斷獲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知識,不斷探求宇宙人生的的哲理;通過閱讀,人們實現了與古今中外無數智者、仁人的心靈對話,陶冶了自身的人格精神、文化藝術品味;通過閱讀,人們提高了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和理性思辯能力……總之,閱讀不是遊戲取樂,而是智者仁人直面人生、直面人類燦爛文化的莊嚴承諾。   
  然而隨著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人類的閱讀動機卻發生了潛在的轉移,這就是消遣樂性成了現代文化大衆閱讀的主導動機。這種轉變之所以稱爲“潛在的”,是因爲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閱讀主體自覺自爲的,而是由現代社會的性質和視覺文化的符號特徵所預設鑄就的。首先,利奧塔對話語與圖像區分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個問題。他認爲,話語的東西相當於弗洛伊德理論的二級層面,即自我依據現實原則來行事。而圖像的東西,相當於弗洛伊德理論的首要層面,即本我依據快樂原則來行事。人要想釋放利比多能量,話語的東西必然要通過訴諸變形和語詞化活動,依據現實原則才能得以間接地實現;而圖像的東西,通過全身心投入感覺記憶,即可在無意識層面得以實現。傳統文化藝術,由於它訴諸抽象的文字符號,對它的接受必然結合對一定語詞的理解、組織、選擇而進行,唯其如此才能喚起相關文學形象,因此也必然更多的與理性和反思聯繫在一起,從而不可能從中得到一種直接的快感。但是圖像性內容則不需要文字的中間媒介,它直接訴諸人的視覺系統,從而使人的視覺渴求無所阻礙的得到滿足。[8]其次,消費社會理論認爲,隨著消費社會取代了生産的社會,一種追求感官愉悅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膨脹起來。貝爾曾深刻地分析了視覺文化消費的深層原因:“其一,現代世界是一個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與社交能力的方式,爲人們看見和想看見(不是讀到和聽到)事物提供了大量優越的機會。其二,就是當代傾向的性質,它渴望行動(與觀照相反)、追求新奇、貪圖轟動。而最能滿足這些迫切欲望的莫過於藝術中的視覺成份了。”[9]因此,追求享樂、商品拜物教盛行的商品社會的一個必然結果是:商品生産、流通和消費,已經呈現爲對景象的生産、流通和消費。“景象即商品”,[10]過去不曾受到商品制約的那些社會生活和文化層面,在景象的社會中已蕩然無存,商品以其顯著的可視性入侵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景象對人的征服就是經濟對人征服的隱喻。   
  2、閱讀主體的被動受控性與個性化的消解 
  傳統閱讀是一種具有充分自主性、廣闊自由度的閱讀行爲:讀什麽、怎麽讀,何時讀、何地讀,讀的速度、讀的視角、接受程度、接受效應等等均因人而異,從而在閱讀過程的各個環節上都呈現出鮮明的自主、個性化特徵。而基於視覺文化的閱讀,閱讀主體的主動性變成了被動受控性,閱讀內容、閱讀方式呈現出空前的趨同性,閱讀主體的個性化特徵也隨之消解。   
  從表面看,視覺文化産品因憑藉科學技術和工業化大批量生産的優勢,其品種和數量的孳乳增生是前此任何一種文化産品的生産都無法比擬的。加之網路通訊傳播技術的日漸發,爲人們接受視覺文化産品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通道和視窗,人們一手拿遙控器,一手點擊滑鼠,就可以在不同通道、不同視窗之間實現瞬間的切。每個人對閱讀內容的選擇似乎具有及其廣闊甚至無限的空間自由。然而,由於商品拜物教盛行於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文化産品與其他産品一樣是根據市場導向,遵循同一價值體系、同一審美趣味而生産出來的。文化工業借大衆傳播媒體操縱並規定了一切,工業主義所“物化”的大多數人對於毫不留情加諸他們的社會秩序與技術暴政,除了服從,別無他途。“……消費者認爲他被滿足的這些需求,都是社會預先規定的,他水遠只是被規定的需求的消費者,只是文化工業的物件。”“到處是同樣的廣告,到處機械地重復宣傳同樣的文化工業産品,甚至是用同樣的宣傳用語。”。[11]因此,視覺文化産品表面的豐富多樣性只爲讀者許諾了一種虛假的自由選擇權,它所追求的文化藝術生産的標準化、系列化、齊一化,必然導致文化産品實質上的同一性。不管你在多少個頻道之間切選擇,但你看到的總是同一的結構模式、同一的內涵品味;更嚴重的是,你所選擇的是媒體操縱者希望看你的,而不是你所要看的。   
  不僅如此,影視文化使讀者還失去了對閱讀方式、閱讀的時空條件、閱讀的速度節律的控制。顯然,對特定影視節作品的閱讀,所有人都必須按照節目預告在同一時空條件下用相同的方式閱讀,而且閱讀的速度節律必須保持與影視作品預設(播放)的速度節律一致。你不得比別人快,也不得比別人慢;不得中途停歇,也不得展轉它處——基於印刷媒介閱讀的那種或坐或躺、或站或走、或看或停、或吟或誦、或背或念、或居家或田野的自由任性和閱讀主體“隨遇而安”的個性化特徵蕩然無存。於是,數百萬、乃至數億觀衆在同一時空條件下端坐在螢幕前用同一方式、同一速度節律閱讀同一影視節目成了司空見慣的
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2)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