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层面(2)

时间:2017-12-2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2 礼仪文化

  规范文化最好的代表是礼仪文化。北平长期作为帝都,市民在其特有的文化熏染之下,非常注重礼仪。老舍对此也进行了揭示、嘲讽和批判。《二马》中老马赔本送礼;《离婚》中老李的家眷从乡下来,同事们要送礼,张大哥的儿子出狱也要送礼;《骆驼祥子》中虎妞要样子讨好刘四爷更需送礼;《四世同堂》描写祁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跟旗籍人学习了许多规矩礼路”.无论战事如何紧张.祁家人也不能不为祁老人祝寿:“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大赤包打了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跟女斗”之礼。

  由于北平老百姓视“食”为人生第一要义,于是乎与“食”相关的繁杂的风俗礼仪便产生了。如《牛天赐传》中写给小孩“办三天”,而这往往与“吃”又搅和在一起,老舍对此以不无苦涩的调侃的笔墨写道:“关于食的内容之多,就够写一本书的.几件小烧,几个饭菜,几件冷荤,几道点心,几个大件,哎哟,太太像是要开饭馆子。”吃的内容讲究,吃的方式——礼节则更讲究。不同的来客,不同座席的招待是微言大义,曲尽其妙。桌子怎样摆,谁该坐哪,都是有讲究的,决不能坏了规矩。人们沉溺在这些无聊的琐事上,“食”的习俗礼仪迷住人的双眼,锁住人的双脚,填满了人的心脑,受它束缚的人只能因循于祖辈遗留下来的生活规范,专注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最终成为生活的傀儡。

  礼仪习俗生活规范最致命的还不在于它给一代人带来什么,而在于它的因循性,它会影响一代又一代深处其中的芸芸众生。老北平自身的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文化的守旧性,即使轻微的调整都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在老舍的小说中,无论是“北平”,还是北平的化身“猫城”、“文城”,给读者整体性的空间意象都是一座封闭的“死城”——“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城池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城内寂静得像一座古坟。”这样,顽固的礼仪习俗天天如此的生活成规便深深地扎根了,形成了一种难以变动的规范文化。

  对这些,老舍极其痛心地写道:“这是个极伟大的亡国的文化!”当然这其中不无老舍对“食”文化与市民灵魂人格构建关系理解中的偏激绝对。但我们必须承认,老舍却是借此发现了常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切中了中国规范文化以及跟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饮食”文化的弊病。

[1][2]下一页

关于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层面(2)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 2016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
  •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
  • 第一共和国时期韩国经济发展及启示
  •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范文
  • 政治小论文1000字
  •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带来的影响分析
  • 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企业版)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参考